CodexVat.Chigi53,F.VII159是晚期手稿的一部分,由迪奧斯科里德斯(Dioscoride)的《论药材》(Demateriamedica)的草本绘图组成,符合希腊传统的主要特征,而缺乏描述每种药草特征和药用价值的文本
论人性,这为已经奉献了两个孩子的父母来说,实属不舍。但是,当二妹妹也向父母表明心意时,父母却含泪向天主说“是”,母亲坚定地说:“天主要的,我都给。”
在“为新地缘政治对话与合作:一些伦理和宗教教育的看法”的论文中,他曾写道:“我们所认识的世界瞬息万变,我们对于标志着19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那份纯真、充满理想和憧憬已经日渐消逝而感到悲伤难过。
Sacramentals,Religiosity,andCatechesis(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2),18.]前边已经提到过,从基督论的角度来讲
所阐释的就是《大学》里的“格物致知”论。想当圣人就要“格万事万物”,就要“穷尽事物方方面面的道理”,方可“致知”。朱熹解释道,“致”是达到的意思。万事万物之中选择谁呢?格物又格谁呢?王阳明选择了竹子。
对此,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则力主文明对话论。杜维明1990年提出研究文明对话这个领域的时候,刚开始并没有引起大家特别大的关注。
但无论价值如何,财富拥有者对其的评价与天上财富的关系,是他使用的判断标准。如果认识到天上的财富拥有至高的位置,他的心灵就在那边,那么他说的话就转向真理。面对今天一切向钱看的时代我们该怎么看待?
14《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69。15若望保禄二世《社会事物的关怀》通谕34。16本笃十六世《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谕37。
(《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36)。在世界上一些地区,特别是在西方,当今的文化倾向于把天主排除在外,并认为信仰是纯粹的私人问题,与社会生活没有任何关联。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种恩宠论:宠,遇光于当世。(《后汉书·梁统传附梁竦》)这句话真的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的意思是人活在当世的现在,能遇到光照,那才是真正的得到了恩宠。耶稣说:我就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