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的人也思索著,在这如此宏伟壮观的化工背后,该有怎样的爱的计划!」这种默观引领祈祷的人不禁自问:「人类算什么?」教宗说,人类固然脆弱,「但人类是唯一察觉到这般富饶美妙的受造物」。祈祷与赞叹紧密相连。
从本期开始,我们连载由王世彬老师翻译的现任教宗本笃十六世所著的《天主经注释》一文,览题思义,本文即是教宗为主亲自教给我们的祷文所作的注释。
在世界各地回荡著基督复活宣报的日子,很多沉重的大石块阻碍了人类的希望,一如当初封住基督圣墓的巨大石块那样。今天的巨石有战争之石、人道主义危机之石等等。
不过,学者们近期已经意识到,考古学对于了解早期基督宗教中女性的形象,有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梵蒂冈新闻网)不朝拜天主的人,以及朝拜天主的意义。教宗方济各元月6日主显节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时,以这两点贯穿了他的讲道。教宗告诫说:「一个人若不朝拜天主,就会朝拜自己。」
宗教自由活动是一个祈祷、讨论、著说、游行的时刻。美国全部教区在这两周都加入捍卫宗教自由和按良心行事的队伍,反对医疗改革中某些关于堕胎和避孕的措施。
参加共祭的司铎则沿著中殿走向祭台,圣座奉献生活及使徒团体部部长阿维斯(JoãoBrazdeAviz)枢机在弥撒中主礼。
让人忧愁的变化看来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不知晓的新世界秩序似乎在形成的过程之中。然而,因着基督复活的缘故,死亡成为了人类通往荣耀永生的门径。
然而,天主持守自己与以色列人所订立的“盟约”,做犹太人的天主,尽天主的责任,总不放弃,不断派遣先知去引导处于不同时代中的犹太人,希望他们认出天主和祂的圣爱。
教宗指出,「希望这个美德催促我们踏上旅途,为我们装上翅膀,好能向前迈进,即使面对难以跨越的阻碍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