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不该忽略精神的慈悲善工:解人疑惑、教导愚蒙、劝人悔改、安慰忧苦、恕人侮辱、忍耐磨难、为生者死者祈祷。如你们所见,慈悲不是「好好主义」,也不是感情用事。
90多岁的他,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淡淡的眉毛下面一双深邃的眼睛炯炯有神,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写满沧桑。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他又是如何献身福传事业,拓展基督神国的呢?
有人熟悉信仰,能说会道,但却不愿意舍身实干……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块或几块坚硬的“埂”,我们应该虔诚地求天主破除这个坚硬,从我们的身内取掉铁石的心,而换上血肉的心,并赐给我们一颗新心,在我们五内放上新的精神
炼路的重点是悔改,祛除与福音精神不符的思言行为,修炼内心,消除贪恋世俗的私心杂念。明路则是在心灵得到一定的净化之后,发自内心地愿意跟随基督,有意识地反省在谦卑、爱德等方面的问题,主动地祈祷、修行。
人们越来越渴望了解生命的本源与终极问题,越来越期待寻找真正的精神向往与追求,越来越希望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与工作中,找寻一份属于心灵的慰藉与支撑。
黔驴技穷的好莱坞遇上需要精神慰藉的美国观众,于是,圣经题材的电影在2014年来势汹汹。
应该记住,在保持礼仪的正确精神下,有节地行平安礼,例如仅向身旁的人互祝平安,这样做,一点也不失去平安礼的意义。
可遗憾的是,很多福传者的眼光并不朝向基督,而是朝向自己,用保禄的话说,他们是怀着世界之精神的人(格前3:3-4)。
进德公益秘书长任大海神父谈及专设修女马拉松项目的意义时说:很多不了解教会的人认为修道人一定是‘避世’的,但修女马拉松让人看到修道人对生命的珍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虔诚的基督徒来到旷野中独居生活,他们效法主耶稣守斋与祈祷的精神在此隐修,且今天仍旧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