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昨晚卸任的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与教会的缘分及与其他宗教团体的交往
2024-05-16

“佛教之所以能在新加坡蓬勃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佛教领袖了解新加坡多元种族社会的环境,并拥有献身社会的精神。”李显龙续说。

强国志•青春说 |朱杰:讲好信仰故事,让宗教中国化落地生根
2025-02-18

在“中国化”的指引下,朱杰以历史为鉴,结合时代要求,在诸多方面融入中国元素,在教义教规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让教义教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在教会礼仪中吸收中华古典礼乐精神,借鉴中国传统民俗

四旬期感想
2025-03-27

亲爱的主内兄弟姐妹,在这四旬期内分享这个故事,是想提醒各位深刻理解“以慈悲为本”,并做到“慈悲如同天父”,需要明白以下几点:首先,要学习慈悲鸟那种慈悲精神,同情人家的疾苦,为了人家的利益,宁愿牺牲自己。

《信德之光》通谕
2025-04-29

尼采以此作为起点,批判基督信仰削减了人生命的圆满意义,并使生命失去创新和冒险精神。如此,信仰有如一道幻光,阻碍已获解放的人类迈向未来。3.这样的论述认为信仰带来黑暗。

擦亮心灵的窗户
2025-06-24

当我们学会用中国智慧的“外圆”化解冲突,用基督精神的“内方”守住良知,便能在纷繁世界中,走出一条通向光明的人生之路。

圣化之躯:圣母升天节礼仪的现代启明
2025-08-12

面对临终关怀中难以承受的肉身痛苦与精神恐惧,圣母升天节带来的是终极慰藉——死亡无法吞噬我们的全部,终末的救赎将包括身体的复活与更新。

唤醒这个世界!
2014-12-05

如果您处在我们的地位,您如何响应您的圣召而走向前沿,无声无息地活出福音精神和福音的预言?您召唤我们做什么?以及,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着重做些什么?最优先的任务是什么?

特稿:传播基督福音有利于中华民族和平崛起和走向繁荣富强
2013-06-28

就像一个人不仅有可见和可触摸的外形——身体,而且还有真实而不可见的精神主体——灵魂。

让一部分人在中国先信仰起来——关于中国文化的“信仰困局”
2015-05-10

这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使人们体验到一种最可信和最深刻的精神实体。 

“我们是兄弟姐妹”:KSB天主教会关爱“外来媳妇”的调查报告(1980-2023)
2024-07-17

【内容提要】以博爱精神关注弱势群体,是天主教信仰在世俗社会的具体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天主教在关爱麻风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失学儿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关报道和研究见诸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