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个喜欢享受年节气氛的民族,因为每个节庆能让日子在平凡中点缀出不同的心情。
他的妻子是一位佛教徒,来的时候,他妻子的手提袋里就装着好几本关于佛教的书籍,她不介意大家对她的反应,一来就拿出她的那些书向大家介绍她所信仰的佛,我真为她的那种执着感动。
在中国的边陲,云南的滇西北与西藏、缅甸相接壤的地方,有这么一个叫贡山的小县城,那儿居住着云南独有的傈僳、怒、独龙等少数民族,也居住着一部分藏族。
芎林加尔默罗圣衣会只是个贫穷的修会团体,一些完全隐没遁世的修女,夫人独具超俗的慧眼,只在一次会面之后,即能看到天主的临在,心生向往之情。在此欣然译出她的两封书信,怀念她厚爱修女的情谊。
金秋九月,李神父带修女做月省神工,围绕的主题是“做天主的忠仆”。仆人的忠实莫大于听命忠信。他用21世纪的一个忠仆曲折而感人的事迹,阐释了听命的意义。
我们看玛窦福音的记叙:主耶稣说:凡在人前承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承认他;但谁若在人前否认我,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否认他。
路加福音一章三十五节说:“圣神要临于你,至高者的能力要庇护你,因此,那要诞生的圣者,将称为天主的儿子。”她的身体成了至高至圣者的宫殿。毫无疑问,她也就是“默西亚之母”。
这些被选作代表的学生在发言中,反应敏捷,口齿伶俐,唇枪舌剑,口若悬河。他们的辩才令人钦佩不已。这种培养学生辩才的方式,看似新鲜,其实在中世纪的欧洲早已盛行。
终于在六日战争中他受到重伤,在康复的时期,他遭受了一个重大的心灵危机,而改信天主教,从此信仰了主耶稣基督。他临死前写了一部着作:《一个犹太人的忏悔》,表明了他的心境和一生的感受。
痛苦是人人都不喜欢的,但是人人都避免不了痛苦。除了天灾带来的痛苦,比方说地震、台风等等,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而人祸方面带来的痛苦,则往往是人自己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