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其他礼仪中,仍有拥抱的礼节,如主教授予新主教或新神父圣秩时,给于拥抱之礼,表示欢迎并接受加人主教团或神职界。在修会团体中,修士或修女发愿后,会长也与其拥抱,表示欢迎加入修会大家庭。
以船为棺,或是想让死者魂灵渡过天上银河,返回遥远之故乡。这真是一个关于永生的美好期盼。★★★于是,又想起教宗的棺材,那只停放于圣伯多禄广场上简朴至极的木箱。
直到晚清废科举、兴新式学堂时,几何学才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这相比徐光启发出的百年之叹,又晚了近两百年。遭遇同样命运的,还有徐光启的《崇祯历书》。
部分福传模范与参加夏令营的大修生合影在颁奖仪式上,一位神长代表指出,教宗本笃十六在《天主是爱》的通谕和众多讲话中一直强调教会性质之一是宣讲圣言,无论修道人还是基督徒都要积极回应天主的召叫,在今天的世界更坚定有力地为福音作证
而这使之改变的力量就是基督的爱。所以,我们的使命决不只是为了把教外人拉进一个宗教集团。而是为了让天主的爱在人间彰显出来,使这些四散的天主儿女能回到本来就属于他们的家(参见若11:52)!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许多文告中提到,在利用科技上,人类要慎而为之。天主已给了我们灵感发明新科技。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过度发展;我们并非完美。
然而,教宗要青年放心,不要失望,但要寻求基督信友团体的支持,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孤独的,何况身为基督信徒,他必定能在教会内发现分享信德之美。 那么本届世界青年日文告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因为我们作战的武器,不是属于血肉的,而是凭天主有力的武器,足以攻破坚固的堡垒:攻破人的诡辩,以及一切为反对天主的智识所树立的高寨,并掳获一切人的心意,使之服从基督。
许多人不懂也无法了解,他们问我们你们在这高墙之后作什么?但许多人停下来,并进行反思。我要说,当藉由书籍或一些聚会,稍微更接近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并不是如此地远离世界。相反地,我们是在世界的中心。
祈祷、读圣经圣书并默想其中的道理,除了主日弥撒外,也要参加平日弥撒、听道理和找一位你信赖的神父做你的神师,请他在圣召之路上陪伴你,这些就是帮助你寻找及明白天主召叫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