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没有在世上建立自己的王国,更没有以现世的辉煌作为自己的人生终点,却为我们建立一个“信德的生活”:瞩目永生,善尽责任。
如果一位基督徒领洗后,能按天主的旨意善度每一天圣洁的生活,就必“成圣”;反之,如果一位基督徒领洗后渐渐远离了天主,不参加弥撒、不祈祷、不读经、不做补赎、也不福传,继续与世人一样生活,没有分别为圣,不悔改
几度为人治病,却没有医好自己的病,拄着拐杖走来,却被担架抬了回去……三、徘徊在生与死的十字路口,信仰渐渐被淡化回到家令我欣慰的是,父亲看到我一下子病成这个样子,好不容易从邻居、亲戚那里东凑西凑借到200
自佛教伊斯兰教拜火教等东传,我国极少发生大规模的信徒之间的冲突。人们各自在自己的信仰里生活着,人们平静的生活,或者互不相扰的生活。春耕秋收,年复一年。
有一次郑神父去东岗村做弥撒,在弥撒前,神父让教友们自愿地、主动地上前来做见证分享。
面对社会工业化,城市中心化很多教友远离家乡,由西到东由北到南,由农村到城市工作和生活。
圣保禄写信给弟茂德,请他劝告当世的富人们:不要心高气傲,也不要寄望于无常的财富,惟独寄望于那将万物丰富地供给我们享用的天主……在善工上致富,甘心施舍,乐意通财,为自己积蓄良好的根基
单靠一地财力、人力难以承担这种重任,有必要以更宏观的视野,从全国的高度来统筹这种善行,比如在国家民政部门层面建立一种工作机制,调剂余缺、适度补贴等,以避免先施善政之地反而压力过大、不堪重负的显失公平景象
每个创伤、各种苦难、每次疼痛,善牧都把它们扛在自己肩上,祂奉献了自己,以祂的牺牲为我们打开了永恒生命的通道。祂那敞开的创伤,是祂仁慈的泉水涌入世界的渠道。 教宗继续说:我们不要丢失望德的根基!
明天是复活期第四主日——善牧主日(亦被称为圣召节),同时也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母亲节。两个节日的重合引起了我的一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