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真理总是像耶稣比喻(参阅:路十五:11—32)中的慈父一般向我们展示:祂亲自前来迎接、恢复我们的尊严、让我们重新振作并为我们欢欣鼓舞,就如那父亲所说:“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了。”
正如福音中耶稣的比喻:糊涂的人啊!今夜就要收你的灵魂,你的财产留给谁呢?(路12:20)试问:我们自己是不是就像这个糊涂人呢?事实上,由死而来的恐惧,甚至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浪子的比喻(路15:11-32)中的那位犹太老父亲殷切地期盼自己的爱子早日归来。
在耶稣基督的讲道中,其中最能帮助我们体认这一点的,就是路15:11-32节中荡子的比喻。圣经学家和灵修学家们都以为这段福音是整个四部福音的主题讯息之浓缩,甚至认为也是整部新旧约圣经主要信息的浓缩。
(教宗微笑着问:我不知道对中国人来说,蛋糕的比喻是否清晰明了?我点头说:我想是吧!)郗士:中国在过去数十年中经历了无与伦比的悲惨事件。从八十年代起,中国人民已作出了为他们来说最昂贵的牺牲:他们的孩子。
耶稣也多次表达过这样的思想,祂在“葡萄树的比喻”中说:“正如父爱了我,同样我也爱了你们;你们应存在我的爱内”(若15:1-11)。在为信徒祈祷时,耶稣求天父说:“父啊!
他常年居住河北,花天酒地,这时的“家”为他成了旅店,他说:“‘浪子回头’比喻中的浪子就是我的翻版。有了两个钱,几乎每天晚上都跟朋友们外出吃喝玩乐,醉饮狂欢。
此处有好战者必败,好咬架的狗子落不得一张好皮的比喻!他接着一件件的解析道:“章明之台,章者,战不胜,走傽傽;明者,去昭昭就冥冥。
耶稣把法利赛人比喻成酵母,要人小心提防(参考谷8,15;玛16,6.11-12;路12,1);耶稣用具有消极意义的酵母比喻快速成长的天国(参考玛13,33;路13,20-21)。
祂接着用了盖房子的比喻:凡到我跟前,听了我的道理,而实行的,我要给你们指出,他相似什么人:他相似一个建筑房屋的人,掘地深挖,把基础立在磐石上,洪水爆发时,大水冲击那座房屋,而不能动摇它,因为它建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