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神枯正好与神慰相反,依纳爵总结为,“灵魂的晦暗、内心的骚扰;对卑污世物的趋向;各种煽动和诱惑惹起的不宁;引人失去信心、没有希望、没有爱情;觉得整个灵魂慵懒、冷漠、愁苦,像是离弃了他的造主真主一般
如果我们向冷漠低头,我们就必须承认“今天我们仍在法老的控制下”。“这是一种使我们衰竭和麻木的控制。是一种让我们分裂及夺取我们未来的成长模式。地球、空气和水被它污染,人的心灵也被它腐蚀。
教宗也没有忘记“数十亿”没有生活必需品的穷人,他们“遭受许多人的排斥和冷漠”。“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穷人或变得贫穷的人,有时他们可能就是我们的邻居。他们经常没有住所,也没有足够的食物度日”。
面对质疑、冷漠,甚至弟兄之间的不解,我的心伤痕累累,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失望。有一天傍晚,我坐在空荡荡教堂中,望着窗外渐渐沉入地平线的夕阳,内心一片茫然。
但是,门卫不好通融,一副与他无关的冷漠表情拒绝着她的进入。她说看到这些当时她的心就凉了,似乎拒绝她的不是门卫不是教堂,而是主耶稣。
但要注意的是,在历史中我们也看到了形式主义的礼貌,这种礼貌可以变成掩盖心灵枯竭和对他人冷漠的面具。人们常说: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恶习。宗教也未能避免这样的威胁,它会让人陷入形式的世俗精神。
怀疑论和相对论者就是持这种态度,他们使人心改变,变得冷漠、摇摆不定、远离他人,固步自封。这些人同比拉多一样洗净双手,任由人类历史随波逐流,只要自己不受牵连就好。
大家举心向上,感恩谢恩,却对身边不认识的兄弟姐妹采取旁若无人的态度,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还有,学习班的后期引导更不容忽视,每一次学习班大家好像被点燃了一样,热情高涨、积极踊跃。
在当今社会人情冷漠的今天,特别需要彰显教会爱德的层面、团结的层面、助人的层面。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天主,爱是天主最好的见证。
说到这里就凝结了一个中心思想,救与被救,度与被度之间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没有用基督智慧包装过的艺术,是经不起冷漠、尴尬、歧视与对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