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关系在乎的是门徒、朋友,而不是某种正式的态度,也不是礼貌或外交态度。那麽,教会内的灵修指导神师如何向我们解释这个与上主的亲属关系呢?
适逢《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问世55周年,以色列驻圣座大使馆这几个月推动了有关终止反犹太主义的运动。正值以色列于4月8日纪念犹太人遭屠杀的悲惨经历,加拉格尔总主教当天发表了相关讲话。
以天主的怜悯思考所有的关系教宗的讲话聚焦于忏悔圣事,指出忏悔者应有的三个态度:在天主前悔过、信赖祂和不再犯罪的决心。
耶稣的态度与我们的先祖亚当的态度刚好相反。亚当不愿意学习上主所吩咐的事,不愿意受苦,也不服从。耶稣虽然是天主,却自谦自卑,做了仆人。这就是耶稣的十字架的光荣。
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第二个态度——行走,才能在各处宣讲说:天主是父亲,耶稣基督教我们认识了祂。
◇玛利亚的反应◇玛利亚表现的态度和其他人形成强烈的对比:所有“听见的人都惊讶牧羊人向他们所说的事”;唯独“玛利亚却把一切牢记心中,反复思想。”
两国在对待战争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上判若云泥:德国唯恐反省不深刻,态度不真挚,唯恐他人不厚谅;而日本,则唯恐国内有识之士反省,唯恐国际正义声音的批评,唯恐昔日受害者翻出旧账。
今天依然有人以冷漠、敌意、厌恶的态度对待因身体或其他方面的劣势而被边缘化的人。
教宗列出三种对待圣神的态度。第一种就是圣保禄宗徒所谴责的迦拉达人的态度:认为可以依靠法律成义,而非藉着赋予法律意义的耶稣。这些人过於顽固,攻击耶稣;主耶稣称他们为假善人。
教宗接着指出两个促进宗教自由的态度。他说:「第一个态度是要把每个男女,甚至把不同宗教传统的男女看作弟兄姊妹,而非竞争对手或仇人。每个宗教传统都该由内而发地考虑到其它宗教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