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8年复活节文告
2013-02-26

从耶稣光荣的伤口,我们认出抹不掉的天主无限仁慈的标记,就如依意亚先知所说的:他治疗破碎的心灵的伤口,维护弱小者,宣告俘虏的自由,安慰一切忧苦的人,以喜乐的油代替丧服,以颂赞代替沮丧的心神(参见依61,1.2.3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第十七屆世界病患日文告
2013-02-26

我们应效法「善心的玛黎雅人」,俯身在如此忧烦的人面前,以同舟共济的精神,在实际上支持他们。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2年第46届世界传播日文告
2013-02-27

本笃十六世发自梵蒂冈2012年1月24日圣方济各·肋爵纪念日

爱近人是人类的天性
2006-03-02

因为教会是“天主在地球上的家”在这个家里不允许“贫困存在”;但是同时天主赐予我们的爱(Caritas-Agape)超越了教会的界限,就像在耶稣的关于“好心的玛利亚人”的比喻中表现出的“爱的广博”一样。

教宗世界福传日文告
2006-06-05

做传教士,就意味着要象善良的马利亚人那样,曲膝俯听所有人的需要,特别是穷人和有需要的人。因为,用基督的心去爱的人是不会在乎个人利益的,而只为天父的光荣和他人的利益。

圣地之恋 (三)
2002-07-11

另一位是印度德肋修女收养的孤儿,是一位漂亮的印度女子,年约19岁,很是活泼,让人喜爱。另一位是法国的政界人士,是被请来为修士们传知政闻的。再有一位是“罗哲”修士的姐姐,一位可亲可爱的老人。

光辉的典范
2003-07-07

他译著的书有:《天主教简史》、《憧憬天乡》(此书曾五次增印)、《天主圣三是我的欢乐》、《依伯尔、卡德》,《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等,共计约一百余万字。

把诊所办成基督爱的场所
2004-02-05

印度德肋修女、服务麻风病人的达米盎神父……圣教会历代不乏救死扶伤的人,我只是步他们的后尘,效仿他们的芳表,做一点贡献。捐献遗体的开展,正是将人生最后的光和热捐赠,去换取他人生命的延续。

山东胡庄的传道员
2004-07-13

刘芹一边念天主经一边让另一位传道员丁美圣水,并把她家里供的五个邪神牌位扔于庄西面。这位望教者立刻感到从未有过的平安和宁静。

圣经与圣体圣事 生命的泉源
2004-07-21

但是,有时耶稣没有用神迹赐予生命,例如,他和一位对话的玛黎雅妇人(4:5-42)。不是让她羞耻而是让她生发信德,新生命方式。在此,我们只选用这个对话事迹和两个神迹,说明耶稣赐予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