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组:负责弥撒中的礼仪事宜,担任培育辅祭人员、送圣体员、读经员的工作。青年会:该成员有不定期的聚会活动,例如:出游、聚餐、打保龄球,以及露营等。从今年7月份开始,该成员开始在教友的家庭中分享圣经。
耶稣的眼光放在个人和群众身上,祂把他们全部带到天父面前,并献上自己做为赎罪祭。在此逾越奥迹真理的启迪下,教会知道,如果要促进完全的发展,那么,我们自己注视人类的「眼光」,应该相当于基督的眼光。
在与红军的朝夕相处中,勃沙特逐渐地认识了红军,他在其著名的亲历记《神灵之手》中写道:“他们穿着随手弄来、而又根本不注意颜色布料做成的军服,有蓝、灰、紫、绿、黄、黑等,一些人戴着毛线织的女式帽子,一个战士甚至将教堂的祭袍像披风一样披在身上
圣经上也有为亡者祈祷之事的记载,比如犹大玛加伯曾为亡者献赎罪祭,求主宽恕他们的罪过(加下十二46)。
主教去世三周年追思弥撒在上海教区佘山圣母大殿举行,一千多名教友、百名上海教区的神父修女参加,来自海门教区的沈斌主教主祭,苏州教区徐宏根主教、南京教区陆新平主教、杭州教区曹湘德主教、徐州教区王仁雷主教共祭。
1629年,他又著了第一本中文版有关弥撒与礼拜仪式的小册子——《弥撒祭义略》,共2卷21页。依据17世纪宗教信仰制度和仪式,对如何理解和参与弥撒作了实践方法的阐述。
首先是7月19日在乌兰巴托大教堂举行的感恩圣祭,由宗座监牧黄旭东蒙席(WenceslaoPadilla)主祭。
买菜路上相识一位陕西到沈阳伺候儿媳妇生二宝的郭聪平姊妹,仲玛利亚一句不容易吧的问候打开了婆婆的心门和话匣子,仲姊妹用圣言的药方开导她,带领郭姊妹到天主的圣殿,来到主感恩的祭台前,郭姊妹感受到来自耶稣的安慰
买菜路上相识一位陕西到沈阳伺候儿媳妇生二宝的郭聪平姊妹,仲玛利亚一句不容易吧的问候打开了婆婆的心门和话匣子,仲姊妹用圣言的药方开导她,带领郭姊妹到天主的圣殿,来到主感恩的祭台前,郭姊妹感受到来自耶稣的安慰
7点钟,各锣鼓团队依次步入圣堂,开始大礼弥撒,由孟主教主礼,20多位神父与祭,大家同心合意,为本次活动感恩祈福。8点30分,以隆重的开幕式拉开了序幕。首先,孟主教带领大家共念天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