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父亲的心情,盖一座小教堂,作为亲友们的祈祷敬拜之所,是家族里几辈人的心愿,也是父亲的梦想。很早以前,父亲就和族人商议,把我们家那块村边的耕地拿出来做建堂之用。
中午,大家参观了乐山教区宝兴邓池沟教堂。这座中西合璧的教堂采用典型的四川传统建造技术,是中国传统技术与西方文化融合的历史文物,是天主教中国化在建筑方面最完美的展现,具有较高的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当走出教堂的大门时,我不知道往哪里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弟兄姐妹们往各个方向走去了,又不能跟在他们后面。忽然脑子里出现了一道灵光(我相信是圣神的指引),效法主耶稣,从一家一户,一村一镇开始。
下午2点,小芦教堂内,教堂外及分会场已经挤满了人,义工团为所有到场的教外朋友进行了登记。2点15分,布道正式开始;为时两个半小时的布道,没有中断。
2014年10月底,我回到老家四川大邑县,参加诸圣瞻礼、追思已亡,在本堂商神父的带领下,安排两天时间与教友们一同去每个教堂为亡者念经祈祷。
我们这里教堂很小,没有神父常驻,所以每周只有一次弥撒,但有的教友还是以世俗为重而不进堂。我今年36岁,以前也经历许多挫折,我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
我出生于热心公教家庭,母亲是爱唱歌的人,不仅在教堂唱诗班咏唱,也总会把一些圣歌带到家里,现在唱的一些圣歌就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后来进入小修院,开始学习风琴,从小修院到神学院一直担任琴师。
偌大的教堂,坐满了黯然神伤的您生前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他们怀着和我一样的心情赶来和您告别。这是您在我们中间参与的最后一台弥撒,掩藏起哭泣和眼泪、收敛心神让我们和您一起恭敬天主、赞美天主。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婶子叫我俩一起去教堂看看。步入教堂,动听的圣歌萦绕于耳,教友们礼貌地问好,那种特殊的感觉让我感到很亲切——这里真好!
与青年的聚会祈祷结束后﹐教宗在宗主教府内的圣母升天教堂﹐与黎巴嫩天主教的宗主教们短暂交谈。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与青年的会面中﹐发表他此次牧灵访问第四篇公开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