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教会是天主降福人类的记号和工具,我们众人都蒙召成为祝福的工匠。”言行一致教宗以在圣座从事文书工作的人员为例,指出他们不能一面为有需要的人准备教宗的祈祷和祝福,一面又在说别人的坏话。
然后,圣父教宗强调了东方礼灵修传统的治愈作用,它将“人类悲惨的处境与天主仁慈的奇事”揉和在一起。教宗对他们说:“谁比你们更会唱一首希望之歌,你们即使是在暴力的深渊中也能歌唱。”
注:[6]「礼仪」nn.7,47;「司铎」nn.5,18.[7]参看比约十二世,《人类通谕》(Humanigeneris),1950/8/12,AAS,42(1950),pp.570-571;保禄六世,
面对人类的执拗,耶稣在人类历史上不断的显现。
圭多·雷尼《带荆棘冠的基督头像》,1640年作,藏于卢浮宫 这副画中基督相貌依然保持传统形象,但整幅画面都强烈渲染着人类的感情,这种竭力渲染耶稣曾经蒙受的苦难的做法,就是要提醒人们耶稣为了拯救人类曾经蒙受怎样的苦难
[page]三、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圣女20世纪这短短一百年,是人类历史上变化最快的年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社会思潮一浪高过一浪。
宇宙和万物皆是由神和超自然力量创造和控制的,人类的命运、行为和事件的发生,都是上帝按照永恒计划所定的,要发生和成就的事,在创造世界之前,就已经设定好的,包括了万事万物的存在和运行,以及人类历史的轨迹。
人类因亚当失去原恩,因基督得回永生。灵修反思:圣母是全人类复活希望的象征。她虽是人类的一员,但因与基督结合最深,已在天上光荣中复活。这提醒我们:终有一日,我们也要如她一样,在基督内得生命。
他是我们的“路径与目标”,正如在弥撒中所说:“我们因基督、同基督、在基督内……”耶稣以“摆在前面的喜乐”(即与父的合一与救赎人类)忍受了苦难,为我们立下“信德的模范”。
人类终将面对祂的真理与圣容(cf.若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