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弃食物就是丢弃人。为了‘照料家园’而诞生的经济学已经变得没有人性;它不再服事人,而是奴役人,使人屈从于越来越远离真实生活且不易支配的金融机制。
爱,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却总是在捉弄着人。那么,到底爱是什么呢?首先,天主是爱。不同的文化和时代下的人,对爱的描述都有所不同。然而,若望宗徒却代表所有基督徒指出爱的真谛:天主是爱(若一4:7-10)。
猴子是动物中最聪明的动物,并且猴子有些举动很让人喜爱。猴变人是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里的理论,有些人听信了达尔文的学说,便信以为真。
(四)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所谓“人类学”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切哲学的基础问题。因为,不管是“知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没有“人”也就没有所谓的“道德问题”。
他首先指出基督信徒在领受圣事被付上的圣油与昔日给司祭和君王涂上油有相同的意义,因此基督信徒在世界上便成为司祭子民,理应让世界看到生活的天主,为天主作证,将人引向天主。这幷非一个可以使人居功自傲的职责。
现在,只有一个木架与他为伴,他不但没有了君王的光荣与权威,反而不再像人。现在,他是一个苦命人,是一个人们掩面不顾的人,他没有俊美,也没有华丽可使我们瞻仰,没有仪容可使人们恋慕。
除了天灾带来的痛苦,比方说地震、台风等等,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而人祸方面带来的痛苦,则往往是人自己制造的。制造这些灾祸的起源,是人的骄傲、疏忽、自私、贪求无厌,大至国与国的战争,小至人跟人的争夺。
这个故事以隐喻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人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的思想。托尔斯泰在1886年写的《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的小说里,也充分说明了这个观点。
以下所列这十点,为举世所公认:(一)耶稣对人的尊严的贡献在古罗马时代,人的尊严不被重视,杀一个人好像杀一头牲畜,没有分别。当时有四种人最被贬抑:孩童:孩童是父亲的财产,可以由他任意处理。
他先解释第一句话说,劝人悔改的这个呼唤清楚地展示出人们生活容易流于肤浅,同时也对这个状况加以控诉。教宗告诉信友们,悔改是指改变生活的方向,不是作些微的纠正,而是要真正彻底地改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