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份,我想起了我十岁时的一段往事,那时候我是二年级的小学生,每主日妈妈带我去教堂,参与弥撒、念经、做恭敬天主的事情。
他还强调,我们不要害怕圣神的喜乐,因为它是战胜自我封闭的道路。 当天的弥撒读经取自《宗徒大事录》,讲述了外邦基督徒信赖耶稣,聚集在安提约基雅聆听天主圣道的事迹。
他的职务是主持此时此地信友的聚会,领导祈祷,宣布救恩喜讯;他联合会众,经由基督,在圣神内,向天主圣父奉献圣祭;他将永生之粮分给弟兄姊妹,并与他们一起共享。
那是1968年的初春,天气乍暖微寒。我受礼泉县仪门寺会长杨生发的委托,带着全会人的渴盼,去四十华里以外的兴平请杨文波老神父为教友送弥撒行圣事。因为当时礼泉县仅有的兰哲益神父尚在铜川煤矿接受“改造”。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7日上午在梵蒂冈克莱孟厅接见了意大利博洛尼亚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的孩子们和负责人。教宗表示,天主降生成了婴孩为的是更接近每一个时代的人,向他们展示祂无限的温柔。
早晨,刚发了福传文章,就看见弟弟在家人群庆祝母亲生日的信息,我身体欠佳没能回去,心里空落落的,由不得想起手术后见母亲的情景。见面的那一刻,母亲很是吃惊,你怎么又瘦了?不会是生病吧?
我于1989年高中毕业后,就进入了他作院长的佘山修院,那可是当时国内最好的修院。佘山修院是当时全国唯一一家,也是全国第一家可以聘请外籍老师的修院,我们来佘山读书,几乎跟留学一样。
该国4个教区的主教为此写道:「我们展望未来,感谢天主在过去25年所赐下的一切美善。我们举行谢恩的九日敬礼,诵念谢恩祷文,好使我们心中的喜乐与感激之情永不冷却。」
韩国各教区主教、神学家和专家学者等出席了研讨会,着重强调了现代社会中教会开展新福传所要面临的种种挑战;揭示韩国教会教友人数不断增加的喜人景象。
他从当天选读的《路加福音》汲取灵感,省思了福音比喻的六个人物(十25-37)。福音中有一个法学士试探耶稣说:谁是我的近人?耶稣便给他列举了强盗、伤患、司祭、肋未人、撒玛黎雅人和客店主人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