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跑去聆听他,他们被他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他言行一致且诚恳(参阅6-7节)。他以坦率的语言、诚实的举止、严肃的生活来传递福音,为此作见证。
那天,他跟妻子一起去教堂,路上他对妻子说:明天不论如何都得去医院看病了,实在熬不住了。
(若20:31)现在,我们依据若望福音序文中的内容陈述:耶稣是生命的泉源,他愿意人人从他的泉源中,汲取生命。1、若1:4a,“在他内有生命。”天主是生命之源,他创造了人为分享他的生命。
(希4:15)《希伯来书》的作者是一位学识丰富的神学家,他看到了耶稣和我们一样会受到诱惑和挑战,从这一点上,他看到了耶稣人性化的一面。耶稣道成肉身,从自身的经验,他知道身为人是不可能没有挑战的。
他说:“我从小就对教会有感情,几乎长在教堂。”20岁起在村大队当电工,工作勤奋,认真负责。后来,本堂神父委托当时十七八岁的霍秉崇看护教堂里的东西,他问神父什么是最重要的?神父告诉他:颂读日课和圣体盒。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我们家有一位很特殊的成员,他的特殊首先体现在我们对他的称谓上——杨老师伯伯。我和我的弟妹们一直这么称呼他。
主题:对教宗任职八年的印象、感受和认识戎利纳修女:2008年教宗访美时,我有幸在华盛顿见过他一次。看过教宗在作枢机时写的书,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
除星期六和主日外,患有冠心病的他都会到十几个堂口看望教友,送弥撒传福音,他从未为他的病担忧,更未躺床休息。耶稣说:“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3)他虽不是会士,却胜似会士。
而他性格方面的优点更是别人无法学习的,他能和任何人和睦相处,因而大家也都能与他合得来,连院长给他的评价都是:忠诚、实在、吃苦耐劳。
本村和周边教友就找王马窦为新生子女代洗,教要理,教圣歌,更重要的是外地神父避到他家他好接好待,如果神父要到另一个地方去,他连夜用自行车送走,并且经济上予以帮助。他一心想着教会的事,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