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时,每当你和儿谈起死亡的问题,儿总是对你说:“妈,你是不会死的,或者是会死,也是我死在你前头。”妈妈啊,这话儿虽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的,但实际上却不是在开玩笑。
特别在古代以色列的王国中,父死子继是一种惯例,但继承者未必有同样的德行或智慧。【灵修意义】人往往以成就自我、积累财富为目标,但在死亡面前,这一切皆非永恒。
圣经《创世纪》首次提及白冷:辣黑耳生本敖尼时,因难产死在由贝特耳去厄弗辣大的路上(创35:19),又将白冷城和厄弗辣大视为同一个地方(创35:19;48:7;卢4:11;米5:1)。
耶稣以死在十字架上的身份拯救我们。没有十字架我们就无法理解救世主耶稣基督!我们至多可以想到祂是一位大先知,行了善事,是一位圣人。当时,门徒和群众的心还没有做好准备去理解祂。
倘若法律不把人引向耶稣,接近耶稣,就是死的法律。为此,耶稣斥责他们封闭自己,没有能力认清时代的征兆,不向天主的惊喜开放。我们因此必须反思:我依恋自己的事物、我的思想吗?我封闭自己吗?
先知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在当时统治者的迫害下逃往旷野,在那里度过了灰心气馁的时刻,甚至有了求死的心。然而,他神奇地得到面包和水的滋养,重新获得了力量,走了四十天四十夜的路,抵达曷勒布山。
那些日子,我非但没有因此解脱,反而仿佛行在死荫的幽谷之中,那个痛苦是我一生从未体验过的,不停地去寻找她。那几天里,我常常一边寻找她一边心里向天主呼求:主啊,你让她回来吧!
那些日子,我非但没有因此解脱,反而仿佛行在死荫的幽谷之中,那个痛苦是我一生从未体验过的,不停地去寻找她。那几天里,我常常一边寻找她一边心里向天主呼求:主啊,你让她回来吧!
教宗解释说:藉着宣布自己将要受苦受死,然後复活,耶稣希望那些跟随祂的人明白,祂是谦卑的默西亚及仆人,是听从天父的话及旨意的仆人,直到完全奉献自己的性命。
耶稣慷慨赴死,从容就义,其实就是让痴迷于世俗欲望的人们明白:沾染了太多污秽的肉体看似有形,实则虚无,只有纯洁的灵魂才真正可以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