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牧灵咨询师培训班于2017年2月份拉开序幕,培训的内容主要分三类:理论探讨、个人成长和临床实践。
妇委会○八年四月举行研讨会,探讨专业女性服务教会的潜力,以及倘若教会真正做到欢迎女性,需要推行甚么变革。虽然这难题未能于短时间内解答,但研讨会提出下列几点意见值得注意。
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夏其龙神父〔图右〕说,中心正探讨开办兼读制博士课程的可能性。他对天亚社说,有硕士毕业生向中心表示希望继续进修,但顾虑财政及家累,不能修读全日制课程。
夏泉教授对圣若瑟修院的办学动机、创办始末、师资生源和办学情况等进行了考证和探讨,并对该修院在天主教对华传播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以及澳门教育史上的地位予以合理评判,填补了中国天主教教会教育史研究的某些空白。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亚洲区一批青年牧民工作者三月中在香港召开会议,探讨亚洲青年节的成效和各地青年牧民工作。
我们不禁要探讨,犹太人所了解的人子与耶稣自称的人子的含义是否相同?新约的作者们在复活事件的光照下,才逐渐明白人子的真正意义。
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讨论利玛窦:教宗本笃十六世五月的演辞探讨利氏宣讲福音与本地化对话的成功经验;赵建敏神父称许利氏为中国文艺复兴的先驱,并以他的学术和人文工作为佐证;柯毅霖神父剖析利氏传教方法,平衡地指出其成与败
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移民和难民办公室组织的国际会议本周一在萨克罗法诺友爱之家(FraternaDomusdiSacrofano)开幕,200多位与会者探讨了如何落实今年1月该部会公布教宗批准的《人口贩运问题牧灵方针
说起,与新教友探讨祭祖敬祖和一些信仰课题。聚会结束前设敬师环节,来自各堂区的慕道团导师及陪谈员从夏主教手中领受纪念品;聚会前后多个团体设置摊位推介宗教书刊及灵修培育。
在探讨婚姻破裂的真相时,「教会绝不在人性和灵性上对受苦者冷眼旁观」。论及教会的法律程序,「教会始终且唯独寻求受伤者的益处,一心支持他们合理渴求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