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告中,教宗呼吁基督信徒加入网络不仅仅是满足参与的愿望,而是因为这一网络是人类生命的组成部分;应本着福音精神和风格参与社交网络。
此时,我想要做修女的愿望更加急迫了。后来“信德”上的一句话给了她坚定的信念:“假如你能跟圣神结合,就不会有不可能成就的事。”由此,她每做一件事总是先祈求圣神的相帮。
近代中国的公教报杂志几乎全部由中国籍神职人员创办或任主笔,虽然教区和修会也是它们的支助者,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籍神职人员的愿望和感情。
教会也需要我们做促进和平的人,以我们的行动、愿望、祈祷来缔造和平。要缔造和平!做和平的缔造者!为此,让我们为时下受暴力、排斥和战争考验的人民呼求和平与和好。
请看,对和平的思念,对和平的愿望从这拥抱中明确的表达出来。 问:隔天早晨新闻界强调需要有和平的勇气,这是教宗说的话…… 答:这次祈祷聚会本身就是勇敢的行动。
古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回想这段时间来,姐夫与外甥们也改变了许多,一种莫名的喜悦袭上心头,我不再为她的离去而悲伤,不再责问天主为什么不俯允我最需要的祈祷与愿望。
第三届利玛窦志愿者武赏磊,在大学时与她是同一教会青年团体的成员,在他的推荐下,工作两年后的娇娇有了当利玛窦志愿者的愿望。起初,父母并不支持,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要么修道当修女,要么就好好工作成家结婚。
可是,心灵还会漂泊的,人的心灵蕴藏着无限的愿望和想象力,这样的一个家,最后无非只是一个樊笼而已。否则,为什么家中的厅堂宽敞明亮、食橱冰箱里什么都有,却还是喜欢隔三岔五上茶楼、咖啡馆、酒店?
随着创造天地万物,上主显露祂全部的仁慈与美善,使自己与生命相连,展现祂的良善愿望,所有其它的救恩行动都从这儿来!」圣咏接着追溯以色列人民出谷纪中重要的事件,从埃及的奴役中得到释放的历史。
她父亲曾经是位修士,姑姑也是住家修女,因为文革,他们姐弟跟随主的愿望都没有实现,所以就把这种爱主的思想传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