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该如何学习祈祷﹐如何在祈祷中成长呢?教宗解释:「从耶稣教导我们的祈祷文——天主经中﹐我们首先看到『天父』﹐接着是『我们的』。
他们开放而又谦卑的心态,他们质朴而又诚信的德性本身就是福音成长的沃土。正因为他们向真理开放,福音之光才不会在他们内被遮住;正因为他们在天主和人面前谦卑,基督才会透过他们兴盛起来(参若3:30)。
鉴于此,能否找到一个遴选教宗的有效机制对教会的健康发展和成长相当重要。我们今天的机制和方式是唯一可行的吗?是否也应该与时俱进,像本笃十六的自动退位那样采取个不同的方式呢?
一个教区得到发展,因为它有一个有圣德的子民,但这也得益于一位带领它、帮助它成长的受傅者。一个堂区获得进步,因为它有许多团体,但这也得益于一位神父、一位带领它前进的受傅者。
因此,我们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为自己选择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在此环境中汲水、成长,进而为自己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耶稣曾说:我们不要阻碍善的东西,反而要帮助它,使它成长。教宗强调,幸福和成圣与微小的举动有关。《马尔谷福音》记载:谁如果因你们属於基督,而给你们一杯水喝,他决不会失掉他的赏报(九41)。
而这些天使不是别人,正是团体的成员,他们不仅在生活方面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更在灵魂成长方面给了我很多的滋养。
教宗说:让我们想想那些为帮助别人在信仰和生命中成长的人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我想到要理教员,他们当中有许多母亲和许多修女;他们奉献时间向孩子们传授信仰的基本要素。多大的辛劳啊!
这项工作旨在帮助未婚夫妇在信仰上成长,逐渐在教会内并与教会一起参与基督的奥迹。这一切都有助於婚姻不仅有效及合法,也会结出硕果。帮助新婚夫妇的第二项要务是持续培育。
教宗强调,教会需要前者以便成长、向前。教会需要有能力为他对话的子民而哭泣的人、分担他们的痛苦、忧虑他们迷失了方向、提醒他们真理。甚至不惜激怒他们、招致迫害,就像圣斯德望所遭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