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明显,教会所提倡的好多道德准则和世俗的观点往往是格格不入的,但作为耶稣的门徒和十字架博爱精神的追随者,我们势必要扬弃世俗的智慧与观念,竭力战胜种种诱惑,在追名逐利、日益痴迷的世界舞台上,活出基督超凡脱俗
请大家祈祷:主基督,祢降来人世,拯救万民,藉着十字架、永生的钥匙,给人类开启了天国之门。
身上实是苦,心上无怨言,反觉得这是一个考验,是磨炼克苦意志的好机会,比起耶稣受十字架的苦,这又算得了什么,受点苦是为光荣圣母立功,以苦为乐才对。8月2日清晨起床后,早饭很简单。
本次活动的组委会将参与者分成三组:第一组是服务人员,每人胸前佩带红色“十字架胸章”;第二组是有意寻找自己人生另一半的单身教友,每人胸前佩带“红心胸章”;第三组是参加夏令营活动的营员,佩带黄色“笑脸胸章”
此刻我们已体会到耶稣战胜死亡,勇背十字架,彻底奉献自己,救赎人类的坚定信心。确实如此,耶稣复活后,魔鬼在那深渊狂怒地嘶喊起来,因为人类已得蒙救赎!耶稣祈祷完毕,踵至的是残酷的十字架。
最后,比拉多命人鞭打了耶稣,然后把他交给人去钉十字架。兵士们给他穿了一件破旧的紫红袍,用荆棘做了个茨冠,嘲弄他,凌辱他,然后带他去钉十字架。
每当痛苦难忍的时候,这位耶稣会会士就会转向墙壁,紧握住脖子上的小木质十字架,然后转回身来微笑。那位医生治疗他近一个月,企图保住他的腿。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决定把他在古巴访问时劳尔·卡斯特罗总统送给他的礼物,一个十字架苦像转赠给意大利西西里的兰佩杜萨岛。
圣母安息于床上是十字形的横臂,而站着的耶稣是十字形的纵臂,构成一个十字架,以示基督藉十字架战胜死亡,救赎了人类。在彩环中的基督,接纳并拥抱圣母的灵魂。
圣尼格劳和圣十字架学校的九岁至十六岁学生参加了这次拜苦路活动。教师们旨在教育孩子了解四旬期、促进他们彼此建立友谊。大孩子负责向小弟弟妹妹们讲解耶稣苦路、蒙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