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救赎》是济南教区光华圣经剧社最近排练的新舞台剧,该剧从耶稣十二龄讲道到耶稣受难与复活,共分七大场次,剧情全部由教友耳熟能详的圣经章节,诸如女人以香液傅抹耶稣、茹达斯背叛恩主、最后的晚餐、爱的诫命
当我知道此事时,打电话给这位神父询问此事,他回答我说:Peter老师,在弥撒中,神父举扬圣体时说:这是我的身体,你们大家拿去吃,此时神父举扬的圣体是完整的。
第三世纪末或第四世纪初在埃及已出现四十天的斋戒期,但此四十天斋期的主要目的起初似乎只是为了纪念主受洗后在旷野里的四十天斋戒。不过,很快此斋期就取得一种新形式,作为庆祝主死亡与复活奥迹的一种准备。
教宗方济各为此发表推文,写道:「我为小阿尔菲的离世深感悲痛。今天我特别为他的父母祈祷,并祈求天主以温柔的怀抱接纳这孩子。」
这三个关键词是教宗方济各透过视频讯息给阿根廷青年的叮嘱。这些青年在罗萨里奥参加阿根廷全国青年聚会,教宗尤其感谢他们「富有感染力的热情,以及对基督和对弟兄姊妹的爱」。
我怕冰冷的手术钳来将我绞碎,我怕生拉硬扯被拖离你的身体。我怕你的血和我的血一齐涌流,我怕还未能哭一声就失去生命。未见妈妈便离去最痛苦,妈妈常愧对孩儿最痛苦。被最爱的人伤害最痛苦,伤害自己的骨肉最痛苦。
(路18:1)一、导言:耶稣讲这个比喻,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常会碰到两个难题:困难长期不见解决,我们容易灰心失望;祈祷许久似乎无回应,我们开始怀疑是否有用。
史托非尔(N.J.Stovell)是美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致力于研究原子的秘密。他用一台超级电台亲自搞了一次祈祷能量的实验,通过实验的科学事实,改变了他的人生。
欲望的欺骗,恐惧的奴役,好奇心的纷扰,虚荣心的蒙蔽……生活的大部分被这些包围着。一本书上写说:人生是一个苦架,但它正是考验人的试场。十月五日,修会按常规又进入月省(每月一次避静)。
2月6日,我接到大哥病危的电话后便匆忙往家赶,但还是没能见到大哥的最后一面,大哥的离世,留给我的是伤心,是思念,更多的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