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共同服事近人,尤其是受苦和受迫害的人,我们更加彼此接近。藉着对话和分享见证,我们彼此不再是外人,反而懂得合一的因素远超过分裂的因素。
所有认识玛格丽特的人都认为这是疯人之举,教宗却说:是的,但这是爱天主和爱近人的疯狂。最後一位作见证的是现居肯尼亚的南苏丹难民罗丝·洛孔颜(RoseLokonyen)。
神父要做的是照顾全体教友而非某个教友,神父的职责是引领每一个天主交给他的人。
在这特殊的一年里,我们体验了天主慈悲的爱,听从了主耶稣的号召,普世教会,教区的号召,把天主的爱带给周围的人,在各堂区神父,教友的共同努力下,走出去,有的到乡下,看望教友,寻找,迷失,冷淡的教友,使他们回到教会的怀抱
这是一个懂得祈祷的人,他用心灵和行动祈祷;这是一个懂得为近人祈祷的人。当他陷入艰难处境时,没有寻找最容易的出路——‘让他们自己去应付’。
在诵念三钟经前,教宗省思了天主之母的形象,强调圣母玛利亚积极配合天主,以实现祂拯救人类的计划;天主驱散那些心高气傲的人。从高座上推下权势者,却举扬了卑微贫困的人(路一51-52)。
借此慈悲禧年分发慈悲禧年圣带,虽是一个很小的动作,但期望通过这个小小的标记,提醒神父更有爱心和耐心地接待领受悔改圣事的人。经过一年的观察,神父们没有让天主失望,没有让教友失望。
《圣咏》说得很清楚,凡信赖偶像的人,也将同偶像一样丧亡。教宗解释说:他们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无法提供帮助、改变现实,也不能微笑、自我奉献,而且失去爱的能力。
教宗指出,从亚巴郎、梅瑟、厄里亚、依撒意亚、耶肋米亚的「我在这里」,直到圣母玛利亚的意义深远的「我在这里」,再到最後一个由耶稣回应的「我在这里」,都是真实的对话,而非「机械式的回应」,因为「上主与祂所召叫的人对话
我还是有点小感慨,爱主的人如果不爱人,不细心留意周围人的感受,那是否真的领会了耶稣圣心的意图?偶遇一位智者面对一位执着打着正义真理旗号的来访者说道:你对真理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融入了你个人的一己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