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维特尔博的主教奇雅利内利主教说,人类的生存极不稳定,因而给人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这样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如何将人从这样的状况中释放出来。
他深有感触地说:我有三个儿子、两个闺女,孙男娣女54口人,天主特别照顾,儿女们的家庭事业都顺顺利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信仰上都热心事主守规矩,真用不着我操什么心。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但是他们却被误导了,在一些子虚乌有的意识形态中迷失了,自由本身须要被释放(真理的光辉86),而人们在黑暗中摸索、寻找,这黑暗必须被光照、启发。
在敬礼天主上,怕与爱是整个圣经新旧约的区分之一,旧约时代的法律让人心生敬畏甚至恐惧,而新约时代耶稣力图制造爱的氛围,让人从内心敬畏上主。怕和爱哪个更好?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在人的一生中,很多时候重要的并非是外在的境遇,更多的是内在的感受。这看似浅显的道理,却并不容易做到。约瑟夫·纽顿曾把人生分为外在和内在两个层面。
雾霾伤害人的身体,心霾杀害的却是人本身。
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15:13)这样的爱不求自己的益处,无论人身世地位,不讲人贫富得失,不计人前嫌罪过,让世人白白领受,而且永无止息。
人将离世时,流着眼泪问造物主:“当我降生时,你赐予我哭;当我回归时,你又赐予我哭,为什么?”“难道你这一生,没有笑过?”造物主反问。
最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心中的郁闷。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信心的丧失。最使人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希望的破灭。最使人绝望的,往往不是挫折和打击,而是心灵的迷失。
据本社从巴西宗座传教善会获悉,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在特别传教月主题下对传教进行深入反思,并特别关注向外邦人传教。此外,在筹备特别传教月之际,为传教学家们提供一个认识、分享和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