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正是恩宠的时期,在这时期中──用先知欧瑟亚的话──荒漠能再次成为我们初恋的地方(参阅:欧2:16~17)。天主教育祂的子民,使我们能脱离奴役,经历从死亡到生命的逾越。
“天使加俾额尔奉天主差遣,往加里肋亚一座名叫纳匝肋的城去,到一位童贞女那里,她已与达味家族中的一个名叫若瑟的男子订了婚,童贞女的名字叫玛利亚”(路1,26-38)。
依撒依亚先知也在他的预言中,呼吁人们醒悟准备,聆听天主的呼唤,迎接天主的来临。
其昔日的同学曾形容黄展才当年一如维亚奈(维雅纳)那样谦虚而全力以赴地认真学习和修道。
生活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犹太人依撒依亚先知,将上主的话传给了众人:“凡口渴的,请到水泉来!那没有钱的,也请来吧!
然而,对于其余的事情,我希望能够在我的最后一刻,像圣方济各亚西西那样看待死亡,他的话语伴随了我一生。我希望我也能够以“死亡妹妹”的身份迎接死亡,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逃脱它。
《宗徒大事录》记载,五旬节那天,耶路撒冷有来自帕提亚、玛待、厄蓝、米所波大米、加帕多齐雅、亚细亚、埃及等地的犹太人(宗2:9-10)。那一天,圣神降临,众人虽然说着不同语言,却都听懂了同一个福音。
在厄里亚所说的轻风中人可以与天主相遇。认出天主的知觉就是圣依纳爵所称的‘灵性敏觉’。依纳爵要求人敞开灵性敏觉,超越纯经验途径与天主相遇。
二、信德的彰显从圣祖亚巴郎开始,天主的救恩就透过一个民族不断地被发现和成长。
我们选读亚2:12-13,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段经文:因为那为显示自己的光荣,派遗我来的万军的上主,对那些劫掠你们的异民──因为凡触动你们的,就是触动他的眼珠──这样说:看,我只要在他们身上一挥动我的手,他们便要成为自己奴仆的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