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信仰见证:珍妮的故事
2012-11-05

在弥撒中,我汲取生命的力量与喜乐。耶稣成了我主要的粮食。我印度教的先生很尊重地聆听我的分享。虽然他看到我的改变,他自己却无动于衷。

防艾服务中的感人故事
2012-11-29

住院期间,可可与我们谈起自己的心愿,她想要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她说她和弟弟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恩人们通过进德公益帮助了她,她也渴望奉献自己的力量,她说:我没有什么,如果眼角膜可以帮助一个人重见光明,

罗马:教宗接见圣座各部会首长:维护家庭就是维护人
2012-12-22

教会在与社会对话方面﹐教宗表示:教会与社会各界的力量一起努力﹐对人的问题作最大程度的正确答复。

圣诞与救赎
2012-12-24

然而,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支撑这喜庆现象的力量,更多的是来自商业的趋利炒作和人们的狂欢作乐。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基督徒反省,在这普世欢庆的日子里,我们又在庆祝什么?只是为热闹的气氛欢唱圣歌,表演节目吗?

在公交车上
2013-02-06

我越想越愤愤不平,心底好像一下子涌出了一股巨大的力量,竟让我从人群里大喊了一声:阿姨,你的车钱我来付。我用矮小的身躯拼命往前挤。当我把奶奶给我的两元银币丢进投币箱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瞪了司机一眼。  

踊跃索阅“信德”做文字福传的勇兵
2013-04-17

人之知识若登梯,进一级则所见愈广,知识就是力量,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勤读书,要完成上主赋予我们福传的使命,就要静心读圣经,圣书及教会内的报刊杂志,不读书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只有养成常读书

罗马:教宗方济各在公开接见活动中指出,耶稣是为我们辩护的护慰者,祂绝不弃我们不顾
2013-04-18

正是这一点邀请我们瞻仰基督的统治权,好从祂那里获得力量,在每日的生活中为福音作证。换句话说,默观与行动,即圣本笃所教导的祈祷与工作,在我们基督信徒生活中必不可少。

特稿:神父、教友对“独居老人去世多日才被发现”事件的反思
2013-06-13

在农村,有着大量的留守老人,在城市,有着不少的空巢老人,教会应该在关心和帮助这些老人的事情上多下功夫,使他们的子女感受到教会大家庭的温暖,体会到教会是他们有力的依靠,让这些老人的子女变得热心,拿出他们的力量回馈教会

罗马:教宗方济各主持生命福音日弥撒:接纳生命,拒绝偶像!
2013-06-18

耶稣接纳、爱、安慰、鼓励、宽恕我们,重新赐予我们行走的力量,重新赐予生命。  天主的仁慈是无限的,祂始终宽恕我们。是复活的基督赐予的圣神将我们引入天主的生命,作天主真正的子女。

教宗:与天主相遇的道路就是亲吻祂那在贫穷、饥饿和被监禁者身上体现的伤痕
2013-07-04

他们是伯拉纠派信徒,以为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实现了。  但耶稣告诉我们说,与祂相遇的道路就是找到祂的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