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方济各教宗对移民特别的牧灵关怀
2025-04-25

•融合:这意味着相互充实,共同创造跨文化共存的局面,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是“公民”,即完全属于这个群体。融合并不意味着同化,因为这是一个双向过程,而不是单向过程。

从康德的敬畏到杨振宁的回响
2025-10-27

这篇思想随笔,我将以康德的敬畏精神为核心,探寻他提出敬畏精神的深刻缘由,剖析现代人敬畏精神的失落,回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敬畏传统,并以物理学巨擘杨振宁先生为例,探讨东西方敬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最终,我们将共同思索

上海:杨道公老师周年祭
2015-01-25

在杨老师去世后,《信德网》专门设置了一个专题网页来纪念他,所有纪念杨老师的文章和新闻都在里面。这样利于信息的传播,利于杨老师的亲朋好友、学生们对他的怀念和追悼。

学者之声
2017-04-13

有关中国的祭祖问题,我认为祭祖本身不具备迷信色彩,但是到了农村,有些地方就走了样,把一些理性的东西巫化了,让西方人感觉像是迷信,其实他们是对祖先的一种纪念,例如:中国人祭孔子,那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利玛窦看到了它的本质

继续降生的圣爱
2024-03-27

和神父们所领受的“圣秩圣事”的生活模式:“你们大家拿去“吃”,这就是“我的身体”,将为你们而牺牲;你们大家拿去“喝”,这一杯就是“我的血”,新而永久的盟约之血,将为你们和众人倾流,以赦免罪恶,你们要这样做,来纪念

河北:第四届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在石召开
2014-11-21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影响”系列研讨会是从2010年开始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和香港原道文化交流会及有识之士联合推动发起,旨在集合不同的宗教研究学者,共同探讨基督教在当代中国可以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

衡水:景县教区“力行节俭”文告
2015-01-28

毕竟,我们只是财物的管家而不是主人,财物的受造目的,从属于其原有之共同目的,且从属于福音中所表达的耶稣的意愿(圣若望保禄二世通谕《一百周年》)。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第四十三届世界传播日文告
2013-02-26

这种对话应基于真正和共同寻找真理的心,这样才能发挥这些媒体助长谅解和包容的潜力。生命并非纯粹一系列的事件或经验,而是对真善美的追寻。

陈柏庐主教追悼会悼词
2009-11-14

1932年入威县赵庄永年教区小修院,在此期间,与张安太修士和宁振国修士共同学习眼科,作为修士的另一项技能。1937年,到献县大修院攻读哲学,1938年秋,随哲学院迁至河间府继续读书。

萨拉戈萨的黎明:在圣柱圣母大殿的朝圣感悟
2025-10-13

她象征着西班牙与拉丁美洲共同的文化与信仰根源,是维系“西班牙语世界”这一文化共同体的精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