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稣复活升天后不久的耶路撒冷的茫茫黑夜里,在一座普通的平房里,一群男人和女人围绕着一个母亲、一位讲故事的人,大家睁大黑夜中的眼睛,静静地听着这位母亲身上发生的传奇:“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一位义人若瑟如何保护了她
主耶稣在三次预言了自己将要在耶路撒冷的苦难死亡和复活后,竟然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更危险的路!主耶稣选择经过耶利哥为了同样将福音带给那些在“危险环境下的人群”,包括强盗们。
尼尼微的依撒格说过,在教会里,知道自己的罪并为之哀悼的人比复活死人者更伟大。
如此一来,希望的种子将不断繁衍,并在我们伟大而永恒的希望——复活的主基督——的恩宠中,得以被“耕种和看守”。我因祂的名降福你们众人。
可敬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也曾这样说:司铎们的生活本身,那种无条件地献身给天主的羊群,对主和对祂教会爱心服务的见证──以满怀希望的心情及复活的喜乐,自由地接受十字架所标示的见证──以及兄弟般的团结和向普世福传的热火
苏百勤怀着坚固的信德、坚定望德和热切的爱德,终于在1978年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自由之光,结束了30年的痛苦煎熬,重燃青春热火,进而实现作基督第二、光荣天主、广传福音、服务人灵的毕生夙愿。
按照教会礼仪年的安排,复活期第四主日的福音选自若望福音第十章,围绕的主题都是“善牧”:甲年为若10:1-10,强调基督是羊栈的门;乙年为若10:11-18,强调基督是为羊舍命的善牧;丙年为若10:27-
每年的复活节前,清朝康熙帝的《十架颂》这首诗,都会成为新教议论的热潮,还有人普了曲歌唱。
今天我们在信仰上也可能遭遇“黑夜”、“泥沼”,却可以望见复活的希望。经文:耶肋米亚38:8-9厄贝得默肋客从王宫里出来,禀告君王说:“我主君王!
在福音中,若望已经用以下的话表达出了这一事件: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祂的人获得永生(若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