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应以人的自由、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的归宿。事实上,这“以人为本”的理念,耶稣基督早已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告诉过我们了。
在水泥路的尽头,人流开始分开,一些人去若瑟堂和圣母堂,一些人上山拜苦路。我们选择了上山。山不甚陡峭,一条羊肠小道弯弯曲曲直通山顶。虽然人流在山下一分为二,但上山的队伍依然浩浩荡荡。
富人且莫说傲话,人穷不说沮丧话。成功莫说气人话,失败别说泄气话。闲谈莫论是非话,静坐当思学说话。得理让人留句话,理亏说句道歉话。见老说句问好话,无话也该想句话。看见长辈先说话,太缺礼貌不像话。
事实上,人类的种种发明无非在设法提升自己到天主高处,希望自己像天主那样地自由。然而教宗又说:拖人下沉的力量很强大。和我们的能力一起成长的不仅是善,也包括恶。恶就像暴风雨一样威胁着人类历史。
上次我们谈到白冷城的牧羊人,他们因被视为是"脏的"而被希伯来社会边缘化;今天我们邂逅另一种人——外邦人。当天主圣子以前所未有的完整王权进入历史后,他们即刻前来朝拜。
此外,枢机也提到真福马拉的两个重要方面,即:他对动物的爱,“类似于亚西西的圣方济各”;以及他的“弟兄友爱的精神”,这使他“调解了吉普赛人团体的家庭之间和罗姆人与非罗姆人之间发生的争端和冲突”。
教宗表明,我们要用心祈祷,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样;要以见证活出天主子女的身份,不要憎恨别人或论人长短。
《马尔谷福音》是四福音中的第二部,也是其中最简短的一部,他对耶稣降生及童年事迹只字未提,多以记载耶稣传教所行的奇能异事,比如治愈伯多禄岳母和一个赖病人,他这样独特的写作方式,主要是向外邦人展示耶稣就是犹太人所期盼的救世主默西亚
他们互相倾轧,把精力和时间都浪费在争斗中了,所以他们的生活还不如从前。上帝看到自己的安排并没有使人的生活好起来,于是便决定让人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死期,人们随时都会死亡,并向他们宣布了这一安排。
这是对失苦的很大误解,从上面的自杀例子,你可以看出失苦是多么可怕!人最宝贵东西莫过于生命,他们舍命说明了那种苦比要命还苦。世界的许多苦,大都是精神的,如仇恨、失恋,失去亲人,考场失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