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耶路撒冷的讨论不能仅仅被简化为领土争端和政治主权,正是因为耶路撒冷是独一无二的,是全世界的遗产,拥有一个普世圣召,即向全世界数十亿人说话,无论是信徒或非信徒。
他说:令我感到惊喜的是,我看到会议讨论的议题,即关于今日教会的挑战,这非常接近我们的看法。在针对教会与世界的关系,以及需要重新考虑教会使用什么言词来面对世界的反思上,我们也非常接近。
徐光启和利玛窦二人经常讨论天主教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徐利论道”。1606年,徐光启父亲徐思诚、儿子徐骥、妻吴氏同时受洗,成为上海第一批天主教友。
在本次论坛的一次讨论会上,为了减轻基督教和儒家思想彼此之间的文化误解,讨论主要围绕为什么基督教全球性的扩张伴随着武力和战争,而耶稣基督的教导是要爱你的邻舍?
当时,一群天主教神职人员开始定期与驻扎在马耳他的英国军队的随军牧师会晤,以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共同祈祷。同样在马耳他,天主教与圣公会和路德福音宗举行了最初几次的正式会晤。
在生活仿佛暂停的时刻,挚爱的死亡和失去社会模范的情况令我们深受打击,我们不能只讨论口罩的价格或是重启学校的日期。我们反倒必须把握时机,鼓起勇气讨论各种更适合引导市场和教育的条件。这听起来夸大其辞吗?
孔汉斯教授访问人民大学兼与北京高级学人对谈全球伦理)上本文作者与孔汉思教授(图片来源:杨熙楠,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ISCS)) 孔汉思教授曾来我所访问,做了“基督教发展之范式转变”的报告,我们对之也有过深入的讨论
教宗本笃十六世与汉斯·孔的会晤不是讨论分歧,而是讨论一般的神学问题,谈话的重点是汉斯·孔研究工作特别感兴趣的两个主题,即世界伦理的问题和自然科学理性与基督信仰理性之间的对话。
他不愿承行父亲的意愿,但也不愿意去讨论和谈谈。这样他隐藏在一个“是”的背后,在一个伪装的同意背后,以致隐藏了他的懒惰,一时内保住了他的面子。他是一个虚伪的人。
这也是康德第二本作品《实践理性批判》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知”与“行”合一的问题。(三)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这是属于“宗教”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宗教哲学”的问题。因为“宗教”是一种信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