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洁也是「呼唤」,「对主的恩赐的响应,体现为责任的承担。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每天认真地致力于使我们生活的条件、职责和环境成圣,努力让一切都充满爱与慈善。」
当年,他们前来传教时,并不保证肯定会成功,但是“他们确信,只要上主愿意恩赐生命、福乐,尤其是友谊的种子,那么任何人或文化都能领受这份恩典”。
上主的召唤提醒我们欣然察悉我们的生命是恩赐,并体认到我们的自由是恩宠。”“鉴于这一现实,作为基督徒团体,我们受邀请保护所有的生命,用智慧和勇气见证一个以感恩和同情、慷慨和聆听为特征的生活方式。”
教宗最后邀请众人恳求上主恩赐子民的意识,如同圣母玛利亚在《谢主颂》里咏唱的那样。「我们属于天主圣洁而忠信的子民。全体子民拥有信德的敏锐度,在这相信的方式上绝对不会失误」。
在祈祷时胆小懦弱,其实是「缺乏尊重」,因为「祈祷是与耶稣一起到天父那里,天父将恩赐一切」。接着,教宗谈及当天读经一中选立执事的事迹(参阅:宗六1-7)。
圣神本身就是天主恩赐的礼物。教宗最后祈祷说:「愿上主协助我们守护祂在洗礼中赐给我们的这份恩典、我们人人心中的这份恩典。」
二者的立场都是「逃离当下」,而教会所要求的是「互相倾听,为至今已实现的一切心存感激,并向天主恩赐的新道路敞开心扉」。此外,皮扎巴拉宗主教也指出「耶路撒冷教会在当地要素与普世要素之间的差距」。
他在弥撒开始时表示,“上主天主恩赐我们能在这几天感受到基督在圣体圣事中与我们同在。祂不会让教会、各民族和人类陷于孤独”。
(玛19:26)主,在一个本应没有可能的情况下仍能顺利地进行避静,全赖祢慈悲的恩赐。祢带着百份百的诚意,亲自到访我的家,犹如当年祢探望玛尔大和玛利亚,在相聚中留下美丽难忘的足印。(原载:号角报)
教宗说:“我们所生活和所庆祝的一切,引导我们走出去与人相遇、与周遭的世界相会、与喜乐相交,以及与那些可能不认识天主恩赐的人的需求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