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几位昔日同窗好友聚会,不见瑞蕊(化名)前来,玉珏告诉我们,瑞蕊又离了。想想身边的朋友、熟人,社会上的大腕明星、寻常百姓,婚姻屡次解体的已不是凤毛麟角,我不禁纳闷:现在的婚姻究竟是怎么了?
到1994年我们到平凉泾川县玉都镇看望这位70多岁的老神父时,王有神父对我说,你们也为兰州的教友们弄些“信德”吧,并把地址给了我。就这样我们兰州教友从那时开始终于看上了“信德”。”
一方面,出现了大量的本土圣歌(即“赞美诗”)、祷告文学以及宗教题材的散文、诗、戏剧等狭义层面的中国基督教文学,以赵紫宸、贾玉铭为圣歌创作的代表;另一方面,在新教界和天主教界(后者还公开提倡“公教文学”)
近期刚刚参加夫妇恳谈周末的孟部+玉鸽夫妇、韩雨+亚苏夫妇分享了他们参加夫妇恳谈会周末的感受。
张梓磊与老伴王玉琴共有5个孩子,他们劝告子女们一要虔诚恭敬天主,多做善事;一要勤俭持家。这些年孩子们经营着各自的事业,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他们给两位老人钱时,老两口总是推辞。
纪连登拿着贺司铎给的要理本高声念一句,众人就跟着重复一句,不但春冬两闲的时候如此,连耕耘锄地的时候也是一样。
1994年冬,西柳林为贺堂提前邀我去排练耿老师所作的献礼弥撒,同时训练该教堂军乐队演奏贺堂庆典用曲。
则步隆将居于海滨,成为船只停泊的口岸,与漆冬毗连。
1936年冬,太原总修院李毓文出国深造返晋后家庆合影上,站在两边的民乐队队员也是身着长袍,头戴礼帽,手持乐器。照片上所看到的乐器仍然是和80年后的今天一样的笙、笛、管。
他用两句话概括了宗主教70个奉献的春、夏、秋、冬——“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谈到蒙召的境界时韩主教说:“一位名副其实的修道人,不为物所累,不为名、利所扰,不为别人的评价所困。我们的宗主教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