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进一步强调:“身为一个广大地区的主教,圣巴西略不但经常关怀信友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努力帮助穷人和遭社会排斥的人,同时为了减轻人民的痛苦,尤其逢到天灾的时刻,经常向执政人士请愿。
4月5日复活主日,斐洛尼枢机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稣雷玛尼亚(Suleijmanija)城为数千名基督徒举行复活主日弥撒,带去教宗方济各的关怀。
中东小小的基督徒团体需要感受到普世教会的支持和关怀。桑德里枢机因而呼吁信友们慷慨参与此募捐活动,为圣地的信徒恒心祈祷并提供具体的经济援助。这种友爱关系把普世教会和耶路撒冷母亲教会联系起来。
“拒绝穷人、牺牲那些落在后面的人,这是一种真正的精英主义的动力来源,它以抛弃许多人和许多民族为代价,建立起新的精英阶层。”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凡的讯息,是一个喜讯,可以响应孤寂的后现代人对关怀和共融的渴求。我注意到的第二个层面是深切召唤人度默观生活,也就是崇拜的生活。
结合当日福音,传信部长还告诫人们耶稣是生命的食粮,传教是我们率先穿上身的,即耶稣和祂的福音;我们使之充分体现在祂仁慈计划中:帮助穷人、教育少年、照顾老人、创造关怀中心、照顾所有孤独和绝望的人。
他提及母佑会神恩的起源,邀请她们走出去,走向许多边缘地区,尤其关怀穷人。此外,也要寻找改变牧灵方向的适当行程,将会院转化为福传的场所,好能培养青年,使他们自己成为向其他青年传福音的人。
她说,不是传教士或信徒才可传教,任何人也可以把爱与关怀的传教精神,带给穷人或受欺压者。雷韵诗发现,当她分享传教生活时,不少学生也会静心聆听,福音的种籽已播在他们心中,她期望学生能关怀有需要的人。
我们捍卫那充满生命和希望的文化,一个有能力去拥抱人的全方面、创造手足之情、爱、友谊与关怀的文化,尤其要关心穷人、移民和被遗弃的人。」
教宗说:这不是一个装饰性的十字架,或一个意识形态的十字架,而是生活的十字架:是善尽本分的十字架;是为爱他人而自我牺牲的十字架,例如父母、子女、家庭、朋友,甚至敌人;是乐於关怀穷人、为正义与和平效劳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