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担任梵蒂冈城国主席的若翰·拉约洛枢机:对我来说,教宗方济各是世界的本堂神父,他通过宣讲接近群众,他提出的问题促使人们的答复。
我当时的一个想法是,只要能治好我的病,怎么样都行,于是对丈夫说:‘我必须信天主教,这回,十头牛再搭上你也拉不回我来了。’丈夫看她铁了心,再看到她被病折磨的痛苦,也就默认了。
在17世纪末以前,人们开始在教堂内摆放苦路的站数,供信友敬礼。从此以后,基督徒不必亲访耶路撒冷,而以心神朝圣,跟随耶稣走苦路之旅。热心敬礼用的苦路站数随着时间有所增减,从7处到37处,站处的数目不一。
加之母亲信仰一般,孩子们也在没有信仰的氛围内长大。先说梁志忠的大姐,婚后因受不了婆家虐待,品味不到天主的安慰,对人生完全失望,跳井身亡,年仅23岁。
教外的学者替基督宗教说一些好话,教内的进行反驳,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
各位主内亲爱的兄弟姊妹、各位敬爱的朋友:正如圣咏所言:这是上主所选定的一天,我们应该为此鼓舞喜欢。
同样,也必须相信:在教会内一切财物都是共通同享的,教会中最重要的一分子是基督,因为他是元首。为此,基督的益处都通传给教会这个奥体的每个肢体成员。通传的方式是透过领圣事而完成的。
基督徒的生命,不只是“跟随者”,更是“同行者”,因为通过洗礼圣事,我们已经生活在天主内,天主也生活在我们内了。基督徒就是与天主同行、与人同行的生活在新天地的新人。
在圣洗圣事中,我们把自己献给基督,他把我们接受到他内,好使我们不再为我们而生活,而是因着他而在他内与他一起生活;好使我们与他一起生活,并为他人而生活。
渴望天主的人,以为若翰就是他们内心所渴望的“救主”,他们去做了若翰的门徒们。然而,若翰却指着耶稣向他的他们说:“看,天主的羔羊!”在知道这位耶稣才是他们应该跟随的人后,门徒便去跟随了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