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得撒洛尼人到马其顿、阿哈雅去宣讲圣道。(得前1:8)——这些平信徒积极传教的事例,应当是我们的榜样。因此,第一个千年,基督被传遍了欧洲。值得我们反思!平信徒传教正是教会的传统。
当他把地弄平了以后,不是要撒上小茴香,播种大茴香,种植大麦和小麦,地边种玉蜀黍吗?这是上主教给他的方式,他的天主指示他的。打小茴香不须用钉耙,打大茴香不须用碾机,而是用木棒打小茴香,用棍子打大茴香。
撒罗满对他人所说的,不能用于你身上。他曾说:「生有时,死有日。」但相反的,为你却是,「死有时,生有日。」同一行动,达到两个目的,你的死亡同时是你的诞生。
他们有力且充满希望地见证着神父们、度奉献生活的会士和修女们、以及教友们把慈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付诸实践的承诺。
在天主和弟兄前停下教宗在文告中继续写道,四旬期要求我们停下来:在天主面前停下来祈祷,像撒玛黎雅人那样,在受伤的弟兄面前停下来。祈祷、哀矜和守斋是四旬期邀请我们“开放和空虚自己”的三种形式。
我希望借着感谢和赞扬许多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之奉献精神作为总结,他们在五大洲绝望的希望之路上竭尽全力营救受伤和被遗弃的移民。
圣史用三个动词描述了在革乃撒肋湖边的耶稣态度,这三个动词是“他看”“他上”“他坐下”。
38章);辣哈布是耶里哥的妓女,她允许犹太探子进入应许之地并征服了它(参苏2章);摩阿布人卢德,在同名书《卢德传》中忠于婆婆,照顾婆婆,后来成为达味王的曾祖母;巴特舍巴,达味与她通奸,丈夫被杀后,她生下撒罗满
通谕中也提到圣本笃、圣女小德肋撒和真福富高小兄弟。《愿祢受赞颂》是良心的省思,教会时常告诫信徒省思自己与上主的关系,并依照这关系来引导自己的生活。
如同先知依撒意亚所表达的:「妇女岂能忘掉自己的乳婴?初为人母的,岂能忘掉自己亲生的儿子?纵然她们能忘掉,我也不会忘掉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