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对待信仰问题很固执,就和我妈妈一个样。我去还不行吗?我知道舅舅是为我好,于是我放下手中的活,回答道,哎,舅舅,我要是找不到,那可别怪我啊。臭小子,你要是真找,还有你找不到的地儿?
然而,我们每个人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今天过圣诞节,快乐吗?只有接受了“天使”的传报,准备好自己和家人的心灵,欢迎主耶稣到自己生命中的人,才会有真实的“圣诞快乐”。
有很多人为自己洗白,他们宣称自己“很好”——“不,我很好,我没有这些问题”。但我们没有谁是“好”的;如果有人觉得自己好,那就是在做梦;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需要调整,并且也必须醒悟。
帕索里尼神父强调,这个教导也适用于我们:当我们处于复杂的情况时,就会陷于恐慌或愤怒,不会停下来思考,只会试图逃避问题。我们害怕“面对现实,因为我们不愿意认识到,需要更多的关心他人的生活”。
具体来说,她在较长的回覆中回答了这些问题,您可以在此处阅读(〈华苏拉对信理部的回答〉)。这次对话导致信理部向主教们发送了一封信函,呼吁他们根据她的回应阅读「通告」。
但当我们不会以善阻止罪恶时,问题必定会转向我们,问我们所应负的责任。当人滋养暴力成为常态,刺激痛苦者来赎回我们自己,用他人的死来拯救我们自己时,我们能从解决冲突中脱离吗?
2004年,印尼发生了因9.3级地震引发的海啸,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衣食住行都成了问题,亟待援助。在此时期,新加坡的很多教友都捐资捐物,支援灾区。
当时的汪神父是教育部的主任,校长犯有严重的纪律问题,于是召开董事会议,将校长转到一个较小的学校,但校长拒绝调走,并呼吁工会闹事。
一、本地化问题礼仪本地化在中国应避免两条路线:一是忽视精神面貌而只注重琐碎的仪式的改革;二是没有原则地完全适应本地的旧风俗习惯,或丧失立场地去迎合时代潮流。
有些痛苦、麻烦或不如意,还无法向人诉说,有的问题可能永远没有标准答案,只能自己来体验和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