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谷(马尔谷福音)——好能认识耶稣;然后看宗(宗徒大事录)——好能了解初期教会;继而看斐(斐理伯书)、雅(雅各伯书)、伯前(伯多禄前书)等较短而又对信徒生活有帮助的新约书信
人在对待人和处理事件时总是受到团体和过去经验的影响,经验和知识常常左右我们的行为,然而,人还有超出环境的信仰。信仰就是知道人和万有都源于一个根源,看到人的生活境遇以外的新天地。
为使信友善度信仰生活,他们从中国人对天主诵经祈祷的爱好中获得灵感,也从其他宗教的施教方法受到启发,利玛窦和罗明坚从传播福音开始起,就将教理的主要内容与需要诵念的祈祷文结合起来。
如山西长治的《教友生活》、内蒙赤峰的《公教文摘》、东北吉林的《圣心蓓蕾》、浙江宁波的《芥菜籽》以及几个修院办的院刊等等。
即使如此很少人会度这种生活。如果这就称为神修生命,那根本不算是生命!因为一个有生命的人,必定在肉体、灵魂、思想、心灵、精神各方面都活跃。一切应该在天主内获得平衡和有所改变,也该在信德和爱德中成长。
内容包括要理、圣经、祈祷和信仰生活分享。蔺神父要求慕道者请假不得超过三次。为了进一步巩固慕道者的信仰,领洗后,他们必须参加再慕道课程。
1985年11月21日佘山修院首批新铎,左三为胡贤德神父忠于信仰适应发展胡贤德主教为人耿直,心直口快,生活简朴,信仰虔诚,刚正不阿。
然后,本笃十六世来到教会之母隐修院,他要在那里与甘斯魏总主教和近几年来已经在教宗府服务的人员一起生活。
另外,为丰富教友们的假期,5月1—3日,太原总堂孟副主教、潘神父、修院薛修士为众教友举行三天的信仰讲座,共分六讲:1、圣经与生活;2、圣事与信仰生活;3、伦理生活与信仰生活;4、信理神学与信仰生活;5、
同样在重灾区利比里亚染病,近日已回国的两位美国人,一位是国际宣教团体「SIM」传教士,另一位是为基督教福音派援助组织「撒玛利亚钱包」工作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