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玛达肋纳生活的见证鼓舞我们在磨难中,经受得住考验。在困难中,失败的情况下,能够坚忍;在困境中,不要绝望。
廉德兰和二姐的这份坚持的毅力,这份爱德的见证拨动了我的心弦,心想:这些善会成员们竟然每天两次出来十几里路为这些素不相识的老人喂饭、换尿不湿、清洗等工作,牺牲时间,奉献金钱,见证福音,令人敬佩,这就是信仰的魅力
我愿意通过三个关键词:即开放、共融和见证,也用其它圣经经文,来同你们一起进行反省。首先是开放。读经一和福音给我们谈到了它,给我们展示了圣神的释放行动。
以因意外去世的刘文林神父的见证为例本篇统计内容的下一篇介绍了因“车祸而英年早逝的陕西榆林刘文林神父”。虽然网上没有其简历,但好在还有当地一位教友的纪念刘文林神父的文章。
席间一对在海地传教三年的夫妻也分享经验,他们见证了二O一O年地震后教会在当地参与的重建与爱德工作。
笔者听后深为感动,信仰固然需要我们努力去宣讲,可是这身体力行的见证更显得弥足珍贵。
教宗方济各为此发电报,预祝会议的研讨过程能使人意识到「透过平息纷争、跨越差异并带来希望的诚挚友爱,可以活出并见证基督所宣讲的和平」。这封电报由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署名。
例如,教会不但要接纳处在困境中的人,也该更广泛地谈论忠于福音训导的家庭,感谢及鼓励这些家庭所提供的见证,清楚地表达不可拆散、幸福、忠贞不渝的婚姻是美好及可行的,它临在于社会当中。
教宗于是问在场朝圣信友:我们的确是这期待,这希望的光辉见证吗?还是我们已经疲惫,听天由命?基督徒的望德不单是一种渴望,一个征兆,不是乐观主义:为基督徒而言,望德是期待要来的那一位,祂是上主基督。
圣座国务卿最后说:在评估教会的作用时不应该只局限在圣座的实际行动上,因为圣座与天主教徒、司铎、修女、会士和平信徒们一同卷入了悲剧,留下了许许多多慷慨、勇敢和不屈不饶的见证,在战场、沟壕、医院,在救助孤儿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