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礼仪(特别是弥撒)使我们实际参与“天上的耶路撒冷”的敬拜。教父常将教会视为“在世的天国种子”,在感恩祭中,我们预尝天上的盛宴(参阅《教理》#1326,#1090)。
圣祭礼仪是爱最伟大的学校。我们定期而且热心参加弥撒,在圣祭礼仪中持续花时间敬爱耶稣,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祂那超越人所能知的爱,是怎样广、宽、高、深(参考弗三17-18)。
教友在教会中的职务的产生与圣神所赋予的神恩有关,教会特别教导我们,应将非圣职的职务,委由教友担任,以显示出教友在教会团体内实有的活力,并借着礼仪及圣事生活参与天主的奥迹。
1629年,为维护耶稣会内部思想统一,视察员班安德采取了折中的办法,禁止传教士在礼仪和书籍中使用上帝与天,而只保留天主一词。
1629年,为维护耶稣会内部思想统一,视察员班安德采取了折中的办法,禁止传教士在礼仪和书籍中使用上帝与天,而只保留天主一词。
慢慢地,男人接受了信仰,一年多后,他安详地走了,临终时拉着妻子的手痛哭流涕,不断道歉:我把你亏了……每年圣诞节前,白水堂区大量地外出探访、送平安,主要是去医院或是探访老人。
2009年的圣诞前夕弥撒中,教宗本笃十六世被一红衣女子拽倒,在教宗旁边的87岁的埃切加雷枢机也被教宗带倒而摔断了腿。这个突发新闻曾经引起一场虚惊。
圣诞节时,我们用光点缀我们的房屋,意味着他的来临。在复活前夕的守夜礼中,我们宣称基督之光,我们知道他是最伟大的光芒,这是一切开始和万物更新的光芒,正是这个光芒驱散了黑暗。
早年圣诞期内,胡贤德神父和徐吉伟神父(中间穿白衣者)在一起服务早年,贺近民教区长(中)与胡贤德神父(左一)及教友们以身垂范全心奉献无论作一名平凡的本堂司铎,还是被召选为教区牧人,胡贤德主教始终忠于自己的铎职和牧职圣召
弥撒福音后的讲道是礼仪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向教友及望教者宣读圣言的有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