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O年二月,嘉诺撒修女会应当时香港教区主教的邀请,派出六位年轻意籍拓荒者远渡重洋、千里迢迢来到香港。她们不避长途拔涉的艰苦,于同年四月十二日抵港便迅速展开工作。
这一年的重阳节,我们到一所由天主教修女们兴办的老人之家看望那里的老人,在那里我结识了七十三岁的康大伯。康大伯没有宗教信仰,是修女们在城市的街道上将他领到老人之家的,从此这里就成了康大伯的家。
雷伯:“没关系的,我已经好几年都这样睡了,谢谢你的关心,耶稣爱你!”男教友:“唉!天主可怜他吧!”(雷伯又来到了教堂,跪着祈祷,来了个富婆)富婆:“我看到他每天来教堂祈祷六七个小时啊,真让人感动啊!
这项庆祝圣母圣诞占礼的隆重晚祷给教宗从早晨主持玛利亚采尔朝圣堂禧年弥撒开始的这一天紧凑的访问活动画上了句号。
根据宗徒大事录记载:耶稣死后不多几年,耶路撒冷便发生教难,信友们四散。有可能在那教难中圣若望带着圣母来到小亚细亚省的名城之一——厄弗所,隐居在附近的丛林之中。
相比之下,多默宗徒对耶稣的复活则是有条件的相信,即要亲眼看见耶稣手脚的钉孔,还要亲自用手指头触摸钉痕、探入肋膀上的伤口,否则我决不信(若20:25)。
福音中就有这样一段描写:耶稣随后对伯多禄说:跟随我吧!伯多禄转身,看见耶稣的爱徒跟着,就问耶稣:主,他会怎样呢?耶稣回答他说:我如果要他存留直到我来,与你何干?你只管跟随我。
人们都知道耶稣是慈善的牧人、罪人的救世主、苦难者的安慰。我们的印象中,他是仁爱、良善、温柔、忍耐的。可是从上面耶稣的一段比喻中,觉得他怎么也会讲出这样严格的话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宗说,耶稣是大司祭,祂的司祭职在这三个时刻中展开,首先是救赎:旧约中的司祭应每年奉献,基督奉献自己,一次而永远的献祭,为宽恕人的罪过。
他从耶稣公开生活的几个事迹出发,阐述了祂全然的自由和拯救世界的方式。不要立刻投以信任帕索里尼神父谈论了天主子耶稣的三大教导,即:不要立刻投以信任,要懂得让人失望,以及不要强求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