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诫命“守瞻礼主日”指出了我们人,作为团体,和天主的来往之道,以及,享受天主的爱,在礼仪感恩中的生活。第三诫,既是我们天主儿女在现世生活的高峰,也是未来天上生活的预尝。
在祈祷中,在教会的礼仪中,我们就如“登上高山”,面对面地观看耶稣。在祈祷的“高山”上我们会认识到耶稣基督就是天主。祂不仅是我们基督徒的天主,而且是所有人的天主。
在我们每一次祈祷时,参与圣事礼仪时,特别在领受圣体圣事时,主耶稣一次次来到我们的生命中,聆听我们、欣赏我们、鼓励我们、宽恕我们、圣化我们。
另一条是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二处王处长发的“上书院怎么样,你都安全吗?”“人都很好,谢谢!”其他的我没能断定,只能简单的告诉他们我人是好的。可就这样简短的信息,好久都没有发出去。
这组大对经是教会的古老传统,是神圣礼仪中的瑰宝,实值得保存和发扬光大。这些对经被纳入弥撒礼仪中,用作十二月十七至廿三日的福音前短句,与晚祷圣母赞主曲的对经互相呼应。
今天中国教会也现代化了:礼仪改革、重视圣经、平信徒积极参与教会活动等,表面上看来和国外基本上一样,梵二公会议上的邀请已经被中国各教区的神长教友们听到、接受、并付诸实施。
来自香港教区、河北邢台教区、拯望会、炼灵中保圣母会、荃湾天佑小学、九龙圣德肋撒堂区、希望之友团体的神长教友,袁引修女在香港的朋友和家乡上海的亲人参加追思礼仪,并送修女最后一程。
保禄在这里并无意解释天主如何一体三位,而是指出我们信仰生活与礼仪的重点和基础就是天主三位的“恩宠、爱情和共融”。这句话也成为教会弥撒礼仪中的问候语。
在我履行牧职的这些年中,我深知天主圣言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我们在弥撒之中所诵念的礼仪字句,更应作为所有基督徒生命之中所流淌的血液。
在这些地方,人们学习在礼仪中虔诚地庆祝天主临在于祂子民当中的奥迹、每位已受洗者的福传使命的美妙,以及在生活环境中践行爱德的召叫。32.「朝圣地」是对所有人开放的,而堂区也蒙召去接触每个人,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