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友爱为中心,便有可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人类生活方面”促成“新的秩序”。9月12日将举行15场主题式圆桌会议,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农业、艺术、文学、经济、金融、地方行政、教育、通信、工作和运动。
当然,有明确的数据显示,今日普世教会的发展与年轻的地方教会息息相关,因此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年轻的地方教会生活中存在的先知话,通过她们较为核心的代表,正在完全进入普世教会的日常生活。
教宗在举行弥撒前再次问候了世越号遇难者的家属们,他这几天与他们的拥抱和分担他们的痛苦引起了热烈反应,当地报纸用广大篇幅报道了教宗这一关怀举动。
(玛10:32)俗世的藩篱会遮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跳不出迷宫;固有的陋习会封锁我们的内心,使我们认不清真道。因此,耶稣山中圣训告诉我们的真福与俗世的看法大相径庭: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教宗在问候斯洛伐克信众时指出,下主日将庆祝普世传教节,「普世传教节邀请我们革新我们与教会传教工作的合作。」
随着四旬期的结束,普世教会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复活佳节。神长教友都将以各种方式来欢庆这教会礼仪年的高峰,甚至许多教外同胞也会蜂拥而来,参加复活节庆典。
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基督徒反省,在这普世欢庆的日子里,我们又在庆祝什么?只是为热闹的气氛欢唱圣歌,表演节目吗?只是为合家的团聚、共享天伦,互赠礼物问候祝福吗?我想对每个基督徒来说,应该有更深的意义。
援引弥撒中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的第一篇读经﹐索达诺枢机解释基督交付给祂教会牧人慈爱的使命﹐每位神父、每位主教都肩负这个使命﹐但是罗马主教﹐普世教会的首牧对此责任更大。
事实上,在教宗本笃十六世登机的弥撒中,便用了这名言表白他的理想:「主持」普世教会在爱德上的共融。为此,方济各一世继续说:「让我们彼此祈祷,为普世祈祷,使我们兄友弟爱。」
弥撒中用5种语言诵念了信友祷词,体现了教会的普世性。中文祷词是:求天主使全人类成为缔造和平的人,学习以负责任的方式享用世上的资源。满心喜悦地期望一切受造物都得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