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5-6号)
2025-09-02

这天子民是基督的宝血所赎回、被所召集、由祂的圣言所滋养的。这子民的被召,是为向天主呈献全人类的祈求,并藉奉献基督的祭献,而在基督内感谢天主救赎的奥迹。最后,这子民也借着领受基督的体血,而团结一起。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11-12号)
2025-09-05

本神圣公会议命令牧者以及照顾人灵的人,常要在弥撒中,尤其在日和庆节,由自己或由他人,阐释所读的圣道,并讲解该圣祭的奥迹[14]。」解读问:特伦多大公会议承认弥撒有什么价值?

教宗方济各2023第60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2023年4月30日)
2023-05-01

圣召祈祷日是一个宝贵机会,让我们喜出望外地发现,上的召叫是一个恩宠、一份白白赠予的礼物,同时也是我们的承诺,要向外伸展,到全世界去宣传福音。

罗马:两位圣教宗的私人秘书分享其近身观察
2014-04-27

若望二十三世于81岁高龄蒙召,却有如孩童般纯真:他「散发光彩的眼神」仿佛孩童的眼睛,「拥有圣洗水的光辉,嘴角挂着赤子笑容,发自内心深处的美善」;正如法国作家贝纳诺斯(GeorgesBernanos)

教宗:天主坚持到底拯救人类,直至极限
2014-11-07

半途而废的牧人令人伤心;令人伤心的是有些牧人打开了教会的门,却站在门口等;令人伤心的是有些基督徒打心里不觉得应该走出去向他人宣讲上是何等的慈善。

让我真的没想到
2015-05-25

与修女们同行。

教宗清晨弥撒:天国与尘世不可兼得,莫为世俗基督徒
2015-05-27

教宗指出,不求回报地跟随耶稣,是对耶稣白白赐予我们爱与救的回应。既想跟随耶稣又想贪图现世、既要贫穷又要财富的道路,是一种半途而废、贪求物质利益的基督信仰。这是世俗的精神。

配合节日“轰动效应”更需平日“具体善行”
2011-03-15

流浪街头者、含冤蒙屈者、久卧病床者、偶遇灾难者……为他们送温暖、献爱心、施舍哀矜,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受到神形抚慰和鼓励,进而再认识教会、认识基督、接受福音、分享来自天上的无限救

罗马:教宗谈大公会议礼仪改革:将传统与进步对立起来是错误思想,礼仪是生活基督的标记
2011-05-07

教宗从过去的历史谈到未来,他提起圣安瑟尔莫大学和宗座礼仪学院在礼仪改革以后数十年来所做的就是帮助天主的子民生活出礼仪,视礼仪为祈祷中教会的表达、基督在众人当中的临在以及救史具有的现实意义。

罗马:教宗指出“祈祷并不是完成我们自己的意愿而是天主的意愿”
2011-12-15

因为,为了我们的救,有时似乎并不符合我们自己的意愿。他也为立在保禄六世大厅内30多年的复活铜雕的修复工作感谢出资和完工的人。无人理睬的聋哑人和刚去世的好朋友是教宗叙述耶稣祈祷的两个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