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这就是天主给我们的惊讶;祂正是藉着贫穷、软弱和谦逊来彰显自己,赐给我们那可以拯救我们、治愈我们、赐给我们力量的爱。 圣母玛利亚也有相同的经验。
生活中有很多因微笑使自己喜乐,也使他人喜乐的故事。有一次,我在山东淄博的地摊上吃早餐,一位食客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豆浆,一不小心将豆浆洒落在正低头用餐的小伙子头上,小伙子被烫得嗷的一声蹦了起来。
(参阅玛8:5-13)患血漏病十二年的妇女的信德对照以上奇迹,我们反省一下自己的信德有没有问题?是否对天主的仁慈大能全信无疑?万事之前,是先依靠天主呢?还是先靠自己的能力?遇到困危急难,先用超性方法?
他一生都以自己的信仰为骄傲,听老辈人讲,马会长的四哥是神父,曾身陷囹圄,到农场里改造二十多年。本家人害怕遭连累没有一个人敢去探望神父,只有马会长自己背着干粮、带着水壶去陕北看望受苦受难的神父哥哥。
起初心里有些不了解,自己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是去医院陪伴一个病危的老人。当时真不知如何才能把这个工作做好,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去了。现在回想起来,这的确是人生的一段特别的经历,是天主特别的安排。
是让我们暂时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专心致志地反省自己的思言行为是否符合主耶稣基督的教诲。其实“避静”一词源于耶稣基督,出于《圣经》。
故事写1939年春天,战争的阴霾笼罩着欧洲大地,快乐的犹太小伙子基多为了寻找自己的理想和爱情全然不顾当时法西斯的高压统治,来到了意大利阿雷佐的斯坎小镇。
老本堂党明彦主教提起西堂,会习惯地说“咱们西堂”,如同亲切地称呼自己的家。的确,西堂是一个温暖的家!初到西堂的人,都会体验到那种被关怀的温情———你遇到的教友主动地问候你,热情地帮助你。
教宗又说:“就如奥斯定后来说的,她的母亲生了他两次;第二次生他的时候在心灵上花更长更痛苦的时间,流了很多的眼泪,作了很多的祈祷,但最后却获得了无上的喜乐,因为她不但看到儿子接受基督信仰,领了圣洗,而且还献出自己的一生为基督效命
我们虽为自己的卑微感到羞耻,却享有天主所赐的尊严。教宗从福音中慈悲父亲的比喻展开这次默想的内容(路十五11-31)。这位父亲的小儿子在远方把财产挥霍尽了,只好靠放猪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