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经常到住宅区,挨户敲门,宣讲基督。吃闭门羹,当然是家常便饭;偶尔急了,他会用耶稣的口吻说:“我是神父,代表着耶稣。你拒绝我,就是拒绝耶稣!”
父母还为他们家请来一位守贞姑娘在家里教教理、读经、唱歌,他开始知道天主教的道理,懂得恭敬天主。长大后,他就在董家渡公教进行会办的进行小学读书,当时校长是陆伯鸿先生。
实际上,教会要求我们成为使徒,也就是一个教会中的使者,因为我们在信经中宣认了自己的使徒性(宗徒性)。那么,成为使徒到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被派遣完成某个使命。
大会组织的共祭弥撒、要理讲座、见证分享、神恩祈祷、联欢晚会等活动都在大堂内进行,场场爆满,连祭台上、过道上、唱经楼上都挤满了人。场面隆重热烈、生动感人。
然而,正是在那些时刻,我们的信德与希望更显明地表达出,它们并非出于我们自身,而是来自天主。若我们真能亲近受苦者,圣神就能在他们心中重新燃起几近熄灭的火焰。
里面到处金碧辉煌,不愧是传说中的金色大厅,最最高兴的是感谢我们的导游张宇,他还特别申请了让我们能集体在里面唱一首清泉天主经的机会,体验异国风情,简直是美呆了!
作为先知,耶肋米亚,要么被禁止讲话,要么必须讲天主要他讲的事实。先知也是人,也害怕受苦,害怕遭到迫害,然而,人的迫害没有“假传天主的话”更使人害怕。
德育,是修院培养我们爱主、爱人,爱主主要体现在爱人的层面上,经上说:凡说我爱天主,而恨他的弟兄者,就在撒谎,看得见的弟兄,他尚且不爱,看不见的天主,他怎能爱呢?
一书中向我们阐述了信仰就是体验自己与天主之间的一层最亲密的关系,而凝视的焦点就是被钉十字架上的、与我们同在的耶稣。
但二人年老无子,按以色列人的思想,无子嗣是耻辱、是天主的惩罚。但信实的天主承蒙了夫妇二人的祈祷,预许将赐给他们一个儿子并取名若翰。圣母领报时,当听到年迈“的表姐怀孕的消息后,便急速前往依撒伯尔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