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7:4-16;罗4:13-22;玛1:16-24圣若瑟是天父爱人的模范、圣家之长、圣母玛利亚的净配,天主子耶稣基督的养父,每一位男人的榜样。
我们写教会历史,谈教会生活,许多资料都是从教会的作家们所遗留下来的珍贵史料中得到的。
鲁迅先生著名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算是一贫如洗,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但是仍然可以通过给财主家打短工挣得一些钱维持最低的吃喝需求,身体就是阿Q的资本。
他愈把自己交于我们手中,我们看天主就愈淡漠;他愈靠近我们,我们就愈会乱用天主的名字而损伤他的形象。玛尔定·布贝曾说过:当我们企图利用各种方式羞辱地乱用天主的名字时,给我们带来的总是失望。
细想原因,可能与渐渐简朴的心境有关。人简单了,只有简单的过活才是味儿。在泰泽这条朴素的小村庄之中,有一位诚朴的罗哲兄弟,吸引了一群纯朴的弟兄,组织了一个简单的团体,过着微末的生活。
今天你家里如果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你会表现怎样呢?你肯定会百般殷勤地招待这位客人。你要一边忙于准备好吃的,一边还要用非常客气而得体的语言应酬这位客人,为的是要让这位客人开心、使他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整份文件以必要的三分之二多数票得到通过。《最后文件》是《工作文件》的补充,从《路加福音》记述厄玛乌门徒与复活基督的相遇获取灵感。
因为《圣经》出于人的手笔,是在天主默启之下写成的,所以天主教认为《圣经》的主要作者是天主,用人的语言表达天主的旨意。
从福音中我们看到,主耶稣更愿意从关系的角度来讲解圣三的内在奥秘。因为父、子、圣神本身就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是永恒的爱,被爱,接受并回应爱的关系性的存在。
面对痛苦,耶稣非常愿意和我们吃这饼、喝这杯,心甘情愿的一步步走向哥耳哥达,那时他是平安的,甚至是喜乐的,因为痛苦舍一已之身,换来的是我们所有人永远的生命。痛苦来自哪里呢?是来自肉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