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苦难的当口,神父毅然于1929年7月,离家赴献县公学,就读于修生预科班,奉献自己给教会给基督。神父努力上进,德学兼优,成为圣母会会员,并担任领袖之职。
中国佛学中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五阴炽盛,以及求不得。这八苦皆由欲望而来。而教会传统灵修中:世俗、肉身、魔鬼三仇,其根本就是不就是欲望吗?
从浩瀚宇宙中那无数璀璨的星辰,到我们身边每一片精致的树叶;想到祂以无比的慈爱和怜悯,赐下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用宝血洗净我们的过犯,使我们得以与祂重新和好——面对这一切,我们怎能不心生敬畏
耶稣基督的爱人不只是为了人在现世生活在天主的爱中,更是为我们走了一个新的生命路径,带领我们回归天父:耶稣“知道自己是从天主来的,又要往天主那里去”。
圆满的救恩是一个生命在每天面对各种境遇中选择承行主旨的成长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德3:19-21,30-31;咏68:4-7,10-11;希12:18-24;路14:1,7-14我们常以为天主在高高的天上,然而,天主子耶稣基督却降生成人生活在我们中间;我们总以为恭敬天主只能在神圣的地方
圣神是天主临在于我们生命中的行动者,是我们的训慰师、导师、助佑者。祂使我们能真正呼唤“父啊!”(迦4:6),祂引导我们进入真理(若16:13),祂赐予我们力量去生活出基督的爱(罗5:5)。
五十七岁,那个年代或许很多人已准备安享晚年,段神父却迎来了他生命中迟开却无比绚烂的圣召之花——晋铎成为基督的司祭。这是何等晚熟的圣召之花!这份迟来的恩典,饱含着天主对他漫长忠贞等候的嘉许。
耶稣教导我们真正的安全感是生活在天主的福音内,并必须将这些财富交在天主手中,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必在哪里。这样才能真正得到‘藏富于天’的喜乐。
《易经》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不仅是万物生存的空间,更是一种具有生命意志和道德属性的至高存在。儒家讲“畏天命”,这个“天”既指自然规律,也指冥冥之中的道德法则和命运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