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善表流芳 千秋垂范
2011-03-03

2001年1月10日,我们敬爱的段荫明主教蒙主召。如今,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已整整10年了。凡是认识他、知道他的人,特别是万州教区的广大神长教友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他!

特稿:来自天主圣三的启示
2020-06-07

我们深信,救是藉着圣事而分施的,所以每件圣事都可看做是救的媒介。教会的七件圣事全部是由耶稣基督开始和完成,但也都有他人的同在和参与,先是是宗徒,然后是众人。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主日(丙年)
2025-08-26

但作者强调:耶稣不仅承担了十字架的苦难,还藉此完成了救工程。他是信德的“创始者”(希腊文:archēgos)与“完成者”(teleiōtēs),指明基督是我们信仰的起点与归宿。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丙年)
2025-09-04

灵修意义:教会教义中,圣神是智慧的灵(参《七》中的“聪敏与智慧之恩”)。我们在读经、默想、决策中都应祈求圣神的光照。圣依纳爵的“明辨神类”灵修即建立于圣神的引导之上。

罗马:教宗第一本通谕问世
2013-07-18

尤其是当我们遇到严峻考验时,我们的信仰更不可动摇,因为我们的信德是建基于磐石上的,并且信德是直接来自天主的一份特。1.信德之光:教会传统以此种方式表达了耶稣基督所带来的伟大恩赐。

感悟主的恩典
2013-07-25

就这样从山底到山顶16华里的路我们走了个来回,原本预计来回的山路加上背苦路需要二个小时,我们却走了一个多小时,背诵着苦路经文,默想着主耶稣救赎之路的艰难和我们世罪人给他内心加增的备受煎熬的痛苦,默想着修筑山路是艰难的神父和教友们

特稿:追思已亡乃教会圣训,祭奠先祖谓华夏传统
2013-10-31

所以人们活着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永久的幸福——为了死后更好地活着——天堂;死亡虽不可怕,但死时得不到宽恕和救则非常可怕。

特稿:从教会学角度展望中梵交谈
2017-02-10

  感谢天主,拙文《中国教会与世教会的共融合一》自二零一六年八月在香港教区报刊发表后,获得不少读者积极回应,从而激发我向国内外关怀中国教会的有识之士请教,再多作神学探讨。

基于信仰的慈善在战“疫”中展现文明之光
2020-04-10

由此宗教或信仰被看等同于“落后”甚至是“野蛮”在日常生活中,宗教或信仰也遍地遭受到歧视,成为一个“敏感”和避之不及的词汇。

《众位弟兄》:教宗方济各的社会通谕
2020-10-05

第三章也再次谈到依据“世幅度”的爱之能力的原则(83号),这一章的标题为“思考和缔造一个开放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