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童年梅神父于1907年12月21日生于上海的杨树浦的一个老教友家庭,原籍青浦县。祖父的故居在青浦城内福泉路,后经自愿奉献,改建为小圣堂名若瑟善终堂,人称青浦梅家天主堂。
作者近照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参加了教会的圣经学习班,还经常陪同神父到乡下传教,在和一些神职人员、老教友的交往中,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被他们的故事感动着,于是在神父的鼓励下,我拿起了笔,把心中的那份感动写了出来
慢慢地我疲惫了,无力挣扎了,在一次梳发间,发现这一年长了很多白发,白嫩的脸庞下垂了,皱纹也悄悄地爬上了眼角,修道人虽然不在意外表,但谁又甘心一下子变老,更重要的是不能给这个团体带来喜乐与幸福。
編導組:趙鵬冰心宇閣聯繫方式:qq550924849郵箱:550924849@qq.com製片人:楊女士趙老師穀女士趙鵬等製片人代表:穀女士聯繫方式:電話15633674368電影作曲:趙振發老師段鈺場務組
请看以下事例:一、老神父带头,年轻神父闯关老李(崇德)神父86岁了,但人老心不老,经常带领堂区的保禄福传小组(是李神父组织成立的),东奔西走,到原平崞阳、宁武、神池、五台、定襄等地传福音,每年有几十至上百人领洗进教
这个犹太人听了老师的话,就安慰那老师说:“那么你一定很伤心了,我来向你倾诉,你却不能向任何人倾诉。”那老师说:“我向天主倾诉呀!”“天主告诉你什么了?”“天主说,你有一个儿子,我也有一个儿子。”
到了90年代初期,我的一位邻居,一位老教友向我讲起了天主教,那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天主堂离自己太遥远了,而且社会上那么多歪曲历史事实的说教先入为主,对天主教产生了抵触情绪。
谢过老人后,我便步行朝着老人指示的方向走去。叔叔,您好,请问西里村是不是有教堂啊?中途的时候,我遇到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人,他右膝盖支在地下,正在低头修理着掉链子的摩托车。有啊,进了村子就是。
这可说是基督信仰团体最早进入世界的标记之一:为穷人服务。他们深刻了解到,作为耶稣的门徒,应该要生活出友爱和精诚团结,以符合师傅的倡导:穷人是有福的,他们是天国的继承人。
准备活动一开始我们就进去参加彩排,我被安排在中间某两处。同学们羡慕地看着我,院长高兴地时而嘱咐几句,他一般不进来陪拜苦路,而是在外面等待,但是这一次他也进来了。